前两天,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宣布正式开工,这项工程总投资1.2万亿,基建项目预期规模将超过3个三峡。
可印度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却称中国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建立,正成为印度人头上的“定时水炸弹”,如果有差池,可能会摧毁印度与孟加拉国下游地区和生态系统。
那么印度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按照佩玛·坎杜的说法,我们建设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印度进行施压,而且并将这项工程扯到生态系统上,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而这名印度官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说白了就是印度这事没少干,现在我们开始建设这项水利工程之后,他们害怕。
我们先来看看雅鲁藏布江的地理位置,其在中国境内被称为“雅鲁藏布江”,而进入印度境内后,则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
水电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距离争议地区——“藏南”仅50公里的位置,这一点对于印度来说,尤为敏感。
印度对该项目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可能的水流控制上,由于印度东北部的战略地位,且该地区与本土只有一个狭窄的走廊相连,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能会严重影响印度的军事部署和后勤补给。
印度害怕中国在水电项目中控制水流,利用蓄水和放水的变化,摧毁印度在该地区重要的桥梁和道路,进而切断印度本土与东北部的联系。
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心,是因为这事印度没少干,在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资源争端中,印度就采取了类似的“控制欲”行为,试图利用水资源作为政治工具,迫使巴基斯坦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
现在印度看到中国也开始在两国共用的河流上游建设水利工程,心虚的他们开始对这个对猜测,认为中国可能会采取类似的策略来影响下游的水流,从而影响印度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也存在这巨大的争议,自中印边界冲突以来,两国在多个领域的摩擦不断,尤其是在水资源、领土问题等方面,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这一点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其相似,所以印度现在看到这一幕非常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招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对于印度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的担忧和指责,说实话中方觉得有点无妄之灾的意思,毕竟这事中方并没有做,而且我们在自己家修建工程,关你印度什么事。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始终保持着理性与克制,而对于这件事我们也是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对其进行了有力的回应。
从数据角度来看,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用水量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统计,中国在该流域的水资源利用量仅占全流域的0.3%。
这个比例如此之小,根本不会对下游印度的水资源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上,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对雅鲁藏布江的开发利用一直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主要用于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和少量的农业灌溉需求。
即使将来水电项目建成后,这种低占比的用水情况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可以说,任何关于中国利用水资源影响印度水资源的言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印度说的这项工程会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早在水电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已经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措施,确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特别设计了鱼类洄游通道,保障鱼类的正常繁殖和生存,同时,还通过优化水库的调度方案,维持下游河流的生态基流,确保河流的生态功能不受破坏,这些举措表明,中国不仅重视经济利益,还在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而且中印两国早在2002年,就签署了雅鲁藏布江水文数据分享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有偿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的水文数据,帮助印度更好地了解河流的水情变化,以便做好防洪、灌溉等相关工作。
多年来,中国一直严格履行协议义务,按时、准确地向印度提供水文数据,每年雨季来临前,中国都会及时将雅鲁藏布江的水位、流量等关键数据传达给印度。
中国开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转型和民族团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而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开发条件。
通过开发这一水电项目,不仅能够缓解西部供电压力,还能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可现在印度的行为,完全可以用不知好歹来形容,而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干涉我们的内政,这一点势必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
所以奉劝印度要明白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有些行为要适可而止,要是继续在这些问题上无端挑衅,那到时候真的按照印度说的来一套,那哭的就是你们自己了。
信息来源:
全球最大的水电项目“雅下”正式开工,看好水电订单超预期 2025-07-21 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