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深度学习、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工具进化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通用技术。实施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核心战略,将引发深刻的生产力变革,重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环节,并对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对设计和知识产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设计创新?人工智能是否重构设计价值体系?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如何?
针对设计业界面临的热点、疑点、难点,10月18日北京原创设计推广协会和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在京举办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重点学术活动2025原创设计与知识产权专家论坛,会聚设计领域和知识产权业界精英,围绕“人工智能与设计创新”主题展开研讨和对话。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丛兵委员,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周立权先生应邀出席专家论坛活动并发表讲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赵超教授以“AI赋能的设计教育反思”为题,中央美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卢征远教授以“温度、厚度、维度——AI时代的设计思考”为题,APUS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涛先生以“AI+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探索”为题,著名时尚艺术家、北京肇达张服装设计院院长张肇达先生以“AI生成与原创:当一切可生成,原创是否还存在?”为题,石头科技工业设计中心总监孟繁威先生以“智能机器人新时代:从工具到伙伴”为题,上海鹤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陆晟先生以“AIGC设计与落地应用”为题,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郭子淳教授以“具身智能叙事设计”为题,分别在专家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设计业界青年专家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鲁艺教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宋晓薇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薇副教授,前荣耀终端UX设计总监葛峰先生,围绕“人工智能设计与知识产权”,与专利权专家、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东辉先生,著作权专家、汇仲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业务负责人、高级顾问苏志甫先生展开对话交流。
为充分体现专家论坛的学术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和专业影响力,本届专家论坛还与《艺术与设计》学术刊群联合举办了设计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论文征集评选活动,30余篇优秀论文入选获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信出版集团、北京二闲堂设计公司等来自首都专业院校大学生、研究生和企事业单位设计人员150余人出席论坛活动。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