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一直拖拉不好,妙用“治咳第一方”,风寒散、肺气通、咳嗽止

近代有一位名叫陈存仁的名医,他在《医家座右铭》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即“聆病者呻吟,常如己饥己溺”,意思就是说,看到患者倍感痛苦,自己也似乎正在经历痛苦,这句话用来形容宅心仁厚的医者,其实是非常贴切的,而清代一位名为程钟龄的医者,便就是这样的存在,程钟龄作为清代的名医,本就是一个厚重踏实之人,在医学方面,更是讲究精益求精,他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要先“修心”,用心悟医理,而这种理念也对后世医家的医德修养具有很大影响。

据说在康熙年间,战乱纷争,百姓们不得已只能四处游离以躲避战乱,期间,由于水土不服比较严重,民间几乎到处是咳嗽声,但百姓苦于无钱医治,以至于有些患者拖延成为哮喘,最终离世。而程钟龄看到百姓如此疾苦,便感觉无比痛心,于是便苦心钻研出了一剂专门用以治疗咳嗽病症的方子——止嗽散,并且免费提供给百姓们服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百姓的疾病等到有效救治,而程钟龄本人,也据此一“方”成名,止嗽散也因此喜提“治疗咳嗽第一方”的称号。

其实,就咳嗽病症来说,中医的理解与我们大众的普遍认知是存在差异的,中医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两者同时出现就是咳嗽”,而在刘完素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里也有提及,认为咳是肺气不清所致,而嗽是脾湿所起,咳嗽的根本原因,往往还是在于身体里的肺腑和脾胃。那么,针对咳嗽病症,止咳散究竟是如何进行改善的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止嗽散的组成,此方共由7味药材配伍而成,分别是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自12g以及甘草4g、陈皮6g,在风寒感冒初期,常常会用生姜汤送服,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的作用。

方剂里的紫菀和百部药性甘苦,具有温性,而且均归入肺经,是止咳化痰的常用药材,针对咳嗽病症的治疗,往往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无论是新咳还是久咳,都能运用这两味中药来加以改善。此外,止嗽散里还用到了桔梗,它是中医里唯一被称为“舟楫”的药材,可以将药效直接引入病变部位,其实,桔梗苦辛性平,在宣肺止咳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白前辛苦微温,善于降气化痰,两者合用,便能一升一降,恢复肺气的宣降,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止咳化痰的作用。

荆芥侧重于将在表的余邪祛除,陈皮则可以行气化痰,甘草和桔梗的配伍,利咽止咳,兼能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便能让肺气的宣降得以正常,且促使外在病邪得以驱散,这对咳嗽病症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其功效就如同程钟龄在《医学心悟》里所说的那样:“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不过,止嗽散在治疗咳嗽病症时,往往更侧重于久咳不愈,比如在自身感冒病症好了之后,但咳嗽依旧存在,那么这往往就是体内病邪还没有完全得以祛除的表现,因此,在治疗上就必须要先将身体里的邪气给发散出来,那么此时,就可以利用止嗽散加以缓解。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养生   风寒   妙用   拖拉   不好   病症   桔梗   百姓   白前   紫菀   荆芥   药材   医家   医者   陈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