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今夜无眠——孩子去住校了

潮新闻客户端 雷圣初

孩子今天终于去学校了!

晨曦尚未完全铺开,天边还挂着浅灰色的云絮,家里的灯却早已亮了起来。

今天开始,子墨就要开启住校生活,一直到二十九号才能回家。这是他十六年来头一回离开我们这般久,我心里翻腾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孩子,暑期在身边久了,觉得烦;真的要去学校了,又万般不舍。打翻五味瓶的感觉,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儿!

前几天,我们一同去商场采购住校的洗漱用品。八月的阳光透过商场的玻璃穹顶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商场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开学季采购的学生和家长。儿子跟在我身后,足足比我高出半个头了,却还是像个孩子似的,眼睛不住地瞟向别处——大约是看见了同学,抑或是被什么新鲜物事吸引了去。

我拉着他到日用品区,一一指点:这是毛巾,须得柔软吸水的,贴肤才不会不适;这是牙刷,刷毛不可太硬,否则会伤牙龈;这是肥皂盒,须有孔洞的,免得积水发霉……

他点头应着,心思却似乎飘到了远处。我晓得这年纪的少年,最不耐烦这些琐碎,可又不得不交代清楚。

“爸,这些我都知道。”他终于忍不住,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那种自信与不耐,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手机。

我笑了笑,不再多言。心里却想:你知道?你连自己的袜子都常常寻不着,何谈知道呢?记得上周,你在家里转悠了半天,最后嚷嚷着找不到那双黑色的运动袜。还是你妈妈,在床底下发现了它们,与灰尘为伴已有数日。

结账时,我看着购物车里五颜六色的物品,忽然有些恍惚。仿佛昨天还在为他挑选奶瓶和尿不湿,今日就已经在准备住校的行装了。时间啊,真是个看不见的小偷,悄无声息地就偷走了十六年的光阴。

昨夜,我们又一同收拾东西。橘黄色的灯光洒满卧室,老婆将衣服一件件叠好,嘴里不停地嘱咐孩子:“这件是睡觉穿的,纯棉的透气;这件是军训时穿的,吸汗快干;内衣裤放在这个袋子里,袜子在这个小袋中,每双都配好了对。”

儿子盘腿坐在床上,手里捧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时不时发出轻微的笑声。

“听见没有?”老婆问道,她手中的动作慢了下来。

“听见了听见了。”儿子头也不抬地应着,显然心思全在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上。

我坐在一旁的摇椅里,慢慢摇晃着,看他那副模样,竟生出几分羡慕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原是这般模样。而我们为人父母的,却早已习惯了未雨绸缪。

记得我96年离家求学时,母亲也是这般一件件地为我收拾行装,而我也如儿子一般,对这些叮嘱不以为意。如今角色调换,方才懂得当年父母的心情。

今晨送他去学校,车里安静得出奇。发动机的嗡鸣声显得格外清晰。

妻子坐在副驾驶座上,不时回头看看儿子,嘴唇微微颤动,欲言又止。儿子戴着耳机,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手指在腿上轻轻敲着节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等红灯的间隙,我透过后视镜打量他。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脸上,细细的绒毛清晰可见。不知从何时起,他脸上的稚气已褪去大半,开始显露出青年的棱角。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却多了几分深邃,像是藏着许多不愿与父母分享的心事。

到了校门口,已是人山人海。许多家长提着大包小包,脸上都挂着相似的表情——那是一种混合着骄傲与不舍的复杂神情。

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彼此招呼着,笑声此起彼伏,仿佛这不是别离,而是一场期待已久的聚会。青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与家长们略显沉重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儿子从后备箱取出行李,我伸手想帮他提一件,他却闪开了。

“爸,我自己来。”他说着,脸上浮现出那种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倔强神情。那神情让我想起他小时候学骑车时,摔倒了也不让我扶,非要自己爬起来继续的模样。

我点点头,收回悬在半空的手。看着他背上背包,拉起行李箱,忽然发觉不知从何时起,他的肩膀已宽阔了许多,背影也愈发挺拔了。那个曾经需要仰头看我的小男孩,如今已经需要微微低头才能与我对视了。

“二十一日到二十二日是网课学习效果检测,别忘了复习。”我最终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尽管知道这话可能多余。

“知道啦。”他应着,眼睛却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忽然他眼睛一亮,朝远处挥了挥手——原来是看见了同学。那一刻他脸上绽放的光彩,是在家中难得一见的。

妻子上前替他整了整衣领,轻声嘱咐了几句。他点点头,有些心不在焉。我知道,他的心早已飞向那充满未知的校园生活,而不是留在我们这些“老人家”身边。这让我既感欣慰,又有些许失落。

儿子匆匆与我们道别,拖着行李箱汇入人流中。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他小时候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情景。那时他抱着我的腿不肯放手,泪眼汪汪地看着我,仿佛我要将他遗弃在什么可怕的地方。而如今,他却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没有丝毫犹豫。

回程的路上,妻子默默拭泪。我开着车,一言不发。车内弥漫着一种奇特的寂静,那种刚刚告别了一个重要存在的寂静。音响正播放着一首老歌:“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妻子伸手关掉了多媒体,抽泣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回到家,屋里空落落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走过儿子的房间,门开着,床上整齐地铺着妻子今早刚换的被单,书桌上还摊着几本他未来得及收起的参考书。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短暂的分别,而是一个开始——从今往后,他会越来越频繁地离开这个家,最终完全展开自己的翅膀,飞向他自己的天空。

他不会洗衣服!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让我心头一紧。妻子教过他几次,他总是心不在焉,搓两下就喊累。宿舍楼里有洗衣机吗?好像没有!只能在水池洗衣服,他会吗?知道要分颜色洗吗?会晾衣服吗?记得收回吗?……这些问题像潮水般涌来,让我坐立难安。

孩子也不大会整理东西。房间总是乱糟糟的,要不是他妈天天收拾,恐怕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他要与别人同住一室,能保持整洁吗?会不会遭室友嫌弃?想到这里,我几乎要起身去学校,再嘱咐他几句……

还有吃饭!他挑食,不爱吃蔬菜,总是肉食为主。学校食堂的饭菜合他口味吗?会不会因为不爱吃就饿着?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可如何是好?……我甚至开始考虑每天给他送饭的可能性,虽然明知这不现实。

二十三日开始军训,天气还热得很。他平时运动不多,能受得了吗?知道要多喝水吗?中暑了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

虽然我们能考虑到的,都考虑了,能给他准备的,都准备了!

我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停不下来。明明都是些小事,却在我心中无限放大,成为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妻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轻声道:“孩子总要长大的,我们不能永远把他护在羽翼之下。”她说着,手上却不停折叠着儿子落在家里的外套,像是要通过这个动作来平复内心的波动。

我点头,道理我都懂,可心里那份牵挂,却不是道理能够安抚的。想起他小时候生病,夜里发烧,我抱着他在屋里来回踱步,感受着他小小的身体依靠在我怀中的温度,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心里既焦虑又满足。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如今正一点点消失。

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我不只担心他的生活起居,更担心他能否在这三年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小学时,他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初中时,他渐露锋芒,却也开始了叛逆。如今步入高中,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选择。

我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有所突破,但不是成为只会读书的机器。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而不是盲目跟随潮流。希望他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包容与理解,而不是孤芳自赏或随波逐流。

更重要的,希望他能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迷茫时保持初心,在成功时不忘谦逊。这些品质,远比分数重要得多。

记得他上初中时,有一次数学考试失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下午。我敲门进去,见他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那张画满红叉的试卷。

“不会的可以学,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我试图安慰他。

他却摇头:“不是不会,是粗心。明明都会的,就是计算错了。”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的不甘与自责,竟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他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在反思自己。这种自觉,比任何高分都珍贵。

如今他步入高中,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自我认知的困惑……这些都将接踵而至。我希望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在挫折中成长,在困惑中寻找答案。

作为父亲,我最大的愿望不是他有多出众的成就,而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有智慧的人。希望他能够明辨是非,坚守原则,同时又能包容不同。希望他既能够追逐梦想,又能够脚踏实地。

窗外天色渐暗,我坐在儿子常坐的书桌前,翻看他留下的书籍。墨香混合着少年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他刚刚离开不久。

其中一本笔记本里,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他的短期目标:“期中考试进入年级前50”“学会打篮球”“交三个真朋友”……

看着这些稚嫩而又真诚的目标,我不禁微笑。原来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只是不曾与我们细说。

这让我想起最近一个来月,他确实经常抱着篮球出门,晚上回来时满身大汗,却神采奕奕;抱着吉他,在温习我跟他一起弹的和弦;也曾不经意间提起过几个同学的名字,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欣赏。

我对妻子说:“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妻子点点头,眼中仍有不舍,但多了几分欣慰:“孩子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

是啊,孩子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

我们总以为他们还需要我们的呵护和指引,却忽略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就像一只幼鹰,在我们还担心它会不会飞的时候,它已经展翅翱翔了。

这个晚上,我坐在儿子的房间里,回想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从襁褓中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儿,再到如今挺拔的少年,时光飞逝,令人感慨。

书架上还摆放着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恐龙模型,墙上贴着已经泛白的球星海报,角落里的篮球沾着些许灰尘。这些物件静静地诉说着一个男孩的成长史。

二十一日到二十二日是网课学习效果检测,我相信他能够应对。二十三日开始军训,虽然辛苦,但也会是他难忘的经历。

这段时间的住校生活,或许正是他需要的锻炼机会。就像蝴蝶必须破茧才能飞翔,孩子也需要适当的磨炼才能成长。

我关上台灯,轻轻带上门。心里虽然仍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期待。期待他在高中的新环境中,能够有新的进步与定位;期待他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与方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的担心与焦虑,终究会化为祝福与期待。而孩子,也将在我们的放手与信任中,展翅高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到卧室,妻子已经睡了,但床头灯还亮着。我注意到她枕边放着儿子小时候的照片,眼角还留着泪痕。

我轻轻拭去她的泪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心情啊,永远在牵挂与放手之间寻找平衡。

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学校的方位,我看到几盏灯火依然明亮。那其中一定有一盏是属于儿子的。或许他正在与室友畅谈,或许在整理内务,或许也在想家。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必须经历的过程。

下午,难得一场暴雨,凉爽了许多。现在,星空璀璨,明日,必定是个好天气。我相信,孩子也一定会迎来属于他的晴朗天空。

想到这,我终于可以休息了。

希望在梦中,可以看见儿子穿着校服,站在广阔的操场上,笑容灿烂如朝阳。他的身后,是一片无垠的蓝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育儿   今夜   孩子   儿子   妻子   小时候   担心   父母   期待   学校   眼睛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