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硝烟中,这名法国人救了30万上海难民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却影响世界的往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博爱、睿智、奉献的法国人。他在日军的炮火和难民的哭喊中,设立了南市安全区,庇护了30万上海难民。这样的义举堪称传奇,然而今天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昨天下午,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内,由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学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抗战中伟大的人道主义典范——饶家驹与上海南市安全区”报告会暨《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新书签售会,将88年前法国人饶家驹在南市创设安全区拯救30万难民的壮举,以学术研讨、新书发布的形式重现于公众视野。

图说:活动现场。

一本新书揭开尘封历史

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涵盖青年学生、抗战史研究者以及携子前来的年轻父母。对许多年轻观众而言,这段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历史仍蒙着一层陌生的面纱。揭幕仪式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鲍静与学林出版社社长刘征共同揭开了盖在《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上的红绸。记者了解到,该书依托大量第一手档案、书信、照片及口述史料,首次系统梳理了饶家驹在上海创立与运作南市安全区的全过程,细腻呈现了他周旋于中日当局、各国领事馆和民间组织之间的智慧。书中更收录了亲历者的访谈,让历史记忆更具温度。

图说:《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书影。

这本书被精心设计成“档案盒”的形态,轻轻捻开书页,饶家驹慈祥的面孔便浮现出来。现场,《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作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教授,向观众动情地讲述了这位“难民之父”的壮举。“饶家驹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人格,超越国家、种族,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法国人饶家驹与南市安全区

八一三战役,难民百万。当时,租界与华界之间数十处铁栅门由军警驻守,大量难民被屏蔽在租界的铁门之外,陷入绝境。1937年11月2日,饶家驹向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建议,在南市划一区域接纳难民,让南市没有任何形式的军事行动军事设施,因而也不受日本军事攻击。11月3日,俞鸿钧以个人名义在协议书上签字。“这么一个安全区,中国人和日本人没有坐下来开过一次会,完全是靠他在奔走,在穿针引线”,苏智良告诉记者。

图说:饶家驹。

1937年11月9日下午5时,南市难民安全区在旧城厢北部正式成立。该区域占据旧城厢三分之一面积,约1平方公里。安全区四周飘扬着特殊旗帜:白底旗帜上绘有红色圆圈,内套红十字,并缀有中英文“国际救济会”字样。据《申报》记载,该安全区最高峰时曾容纳20万余难民,成为他们的生命庇护所。

图说:国际救济会的旗帜在飘扬。

饶家驹凭借娴熟的外交技巧,依托上海法租界房檐下的庇护,并借助国际媒体的关注,使得上海南市安全区始终未发生日军杀戮事件。某次,日军因一名哨兵在安全区某处遭枪击,突然宣布戒严,在安全区周边布设警戒线并进入搜查,拘捕了三名中国教员。此事因饶家驹挺身而出、出面担保而迅速平息,次日清晨日军即撤离。在安全区存续的963天里,他多次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安全区的中立地位与难民生命安全。此外,饶家驹还与法租界沟通解决了安全区的供水供电问题。据当时报纸记载,安全区“计每日分两次发给干粮,第一次在上午九时,第二次在下午二时,足资难民果腹”,饶家驹通过多方争取善款,使难民免受饥馑之苦。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5月26日,饶家驹面见美国总统罗斯福时,罗斯福明确表示其开展救助事业时可自由使用美国总统名义,并当场慷慨捐助70万美元。

中法社会组织正寻找难民后代

“饶家驹是中法友谊的象征,他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战争与危机中,人性之光永不熄灭”,苏智良告诉记者,饶家驹的壮举促成《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战时平民保护条款的制定,他书写的不仅是中国抗战史,更是人类文明史。现场,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苏智良教授,联合向上海市民发出寻找饶家驹安全区30万难民后人的倡议。希望他们分享其祖辈、父辈战时在难民安全区的所见所闻,再现当年的故事。

图说:苏智良教授在签售会现场。

“当年,饶家驹拯救的难民有30万之巨,88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后代至少超过百万人,他们的经历和记忆或许可以成为促进中法两国人民友好的重要力量”,苏智良说。记者获悉,此次寻找30万难民后代的倡议将从2025年8月13日持续到2027年8月13日,届时,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两个公益社会机构将与中国、法国相关部门在上海举办上海安全区90周年纪念活动。希望这些难民后代能够参与活动,并为新时期促进上海与法国社会各界的合作及深化中法友谊献计献策。

联系方法:

邮编:201999

收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转上海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秘书处

电子邮箱:shkyh2017@yeah.net

电话:021-6678638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历史   难民   法国人   硝烟   上海   安全区   图说   租界   研究会   法国   日军   城厢   罗斯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