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7月,全球原油价格波动幅度创下七年来新高,布伦特原油一度突破每桶145美元,直接引爆全球关注。与之同步,联合国安理会也发布紧急公报,指出中东地区局势已成为全球安全焦点。
美国、伊朗、以色列三方在短短数周内多次交锋,牵动着全球市场和舆论。美国财政部7月31日凌晨突然宣布,对伊朗启动近十年来最严厉的制裁措施,115个目标被“一网打尽”,不仅涉及伊朗本国经济命脉,更波及全球能源、金融、航运体系。
7月31日凌晨,美国财政部联合国务院对外发布重磅制裁名单。名单中囊括了15家航运公司、52艘船只、12名个人、53个实体,覆盖伊朗石油、石化行业链条上下游。
美国官员强调,此举意在“精准切断伊朗的资金链和石油命脉”,避免伊朗利用能源出口为其地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国际清算银行最新追踪数据显示,伊朗2024年原油出口量一度反弹至每日160万桶,而新一轮制裁落地后,仅一周内出口量锐减近30%。
欧美能源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轮制裁的核心在于升级对伊朗能源出口的金融和物流封锁。除冻结伊朗在全球主要银行体系的账户外,美国还联合多国保险公司,禁止为伊朗相关油轮提供保险服务,大幅提高伊朗能源出口的实际成本与风险。国际航运协会(ICS)警告,全球原油运输成本已上涨15%,相关企业面临巨大的合规压力。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持续升温。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最新发布的风险预警均指出,若制裁持续发酵,国际油价极有可能在两个月内突破180美元大关,全球通胀率或再迎新高。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债务压力激增,全球经济复苏步伐骤然放缓。
伊朗核问题再度成为全球舆论与外交博弈的核心。6月13日前夕,德黑兰与华盛顿原本计划启动新一轮核协议谈判,但以色列空军突袭伊朗核设施打破了原有安排。持续12天的军事冲突,导致伊朗多处军事基地和关键科学家团队遭受重创。
美国随后于6月22日出动B2隐形轰炸机与战斧巡航导弹,对伊朗福尔道等核设施实施高强度打击。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现场报告证实,福尔道地下设施受到严重损毁,但纳坦兹等地仅遭部分破坏,具备数月内恢复能力。美方军事行动未能达到预期“彻底摧毁”目标,外界普遍认为,这成为美国推动极限经济制裁的直接导火索。
伊朗方面则在6月23日傍晚对美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实施导弹还击,表明不会轻易服软。伊朗外长阿拉格希随即公开表态,“伊朗反击无法被掩盖”,凸显地区安全形势的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的制裁与军事压力并未获得传统盟友的公开支持。真主党、胡塞武装等伊朗地区盟友集体保持沉默,以色列防长卡茨则高调威胁,“下次打击将直取伊朗最高领袖”。区域内紧张氛围不断升级,美军驱逐舰在阿曼湾高调巡航,伊朗东部边境武装冲突导致三名伊朗士兵身亡。
伊朗并未被动应对。7月23日,伊朗军用直升机在霍尔木兹海峡逼退美军驱逐舰,展现强硬姿态。伊朗军方宣称已部署2000架自杀式无人机,封锁波斯湾油运通道,发出“波斯湾一滴石油都不许碰”的高调警告。
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加紧与伊朗的战略协作。7月下旬,中俄代表团抵达德黑兰,与伊方签署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协议,试图削弱美元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俄伊联合试射15马赫高超音速导弹,释放对美国的警告信号。多国外交专家分析,中俄斡旋为伊朗拓展了外交回旋空间,也为美伊博弈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除外部压力外,伊朗国内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全国20省出现严重水资源短缺,德黑兰1500万人口遭遇断水危机。总统佩泽希齐扬提出“迁都论”,体现出政府对社会稳定的高度担忧。工业生产受限,工厂大面积停工,部分人口被迫北迁,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伊朗政府紧急启动公共救助措施,但财政压力因制裁加重,效果有限。
伊朗强硬派与温和派的分歧公开化。温和派试图借助中俄等第三方重启伊核谈判,缓和外部压力;强硬派则主张提升铀浓缩比例至60%,并公开威胁若遭“斩首打击”将全面反击。权威分析机构指出,伊朗内部派系的分裂加剧了政局不稳,为外部势力提供了更多介入空间。
能源市场的动荡已开始外溢至全球经济。国际能源署和摩根大通均预测,若美伊冲突持续升级,油价将在短期内突破历史新高。
全球通胀风险随之升温,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违约压力陡增。世界银行最新季度报告警告,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因能源价格失控而陷入停滞。
美国国内也在承受巨大反噬。能源价格飙升导致美国通胀率再创新高,普通消费者负担加重。拜登政府面临选民压力,对中东政策的调整呼声不断。但在“遏制伊朗核扩张”的战略目标下,短期内美方难以放松对伊极限施压。
多重风险叠加,未来48小时内全球目光聚焦两大焦点。一方面,能源市场是否会因伊朗反制或美伊新一轮冲突爆发而引发“油价核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核心。另一方面,伊朗核按钮的临界点是否被突破,决定着地区安全格局的走向。
中东每一次危机的爆发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与地缘战略。7月的这一轮美伊博弈,不仅是大国之间的零和对抗,更是全球化时代多维力量博弈的缩影。各方能否在极限对峙中寻找到新的平衡点,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5-07-31 12:36·:伊朗谴责美制裁:无视法治人权 使世界面临前所未有威胁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