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谢品卿
在这个“一夜入冬”的季节,羽绒服行业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当寒潮席卷大江南北,消费者翻箱倒柜寻找冬衣时,惊讶地发现——今年的羽绒服不仅价格飙升,还成了国际市场抢手货。

今年下半年的首场寒潮来得格外猛烈。据中央气象台报道,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局地降温甚至超过14℃。
11月18日前后,最低温度0℃线已南压到苏皖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带。
这场寒潮让保暖商品市场迎来了销售热潮。唯品会的数据显示,11月以来,销量同比增长最多的是运动羽绒服70%,其他分别是儿童羽绒服增长55%,婴幼儿羽绒服增长54%,男款羽绒服增长39%,女式羽绒服增长36%。

与此同时,羽绒原料市场正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波动。
在杭州四季青市场,羽绒服批发商陈姐发现,去年480元的款式,今年已涨到560元。而这只是整个产业链涨价的冰山一角。
“羽绒价格几乎翻倍,一夜暴涨五万元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位从业二十余年的批发商直言,“这行情比炒股还刺激,一天一个价,心脏受不了。”
羽绒价格从三十年前每吨一两万元,一路飙升至六十万元左右的高位。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人靠囤积羽绒两个月时间赚了三四百万,厉害的甚至赚到两千万。

尽管价格高企,市场对羽绒服的需求却不降反升。
在杭州四季青市场,堆积如山的羽绒服包裹在各大商铺门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商家们忙着理货、打包,货运工人推着小车在狭窄的通道间灵活穿梭。
“羽皇后”品牌创始人徐丰表示:“近期羽绒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当日出货量已达2000件,销售高峰期能突破七千件。”
更令人惊讶的是,韩国采购商也加入了抢购大军。他们带着专业翻译和iPad,娴熟地穿梭于各个档口之间,凭图片寻找心仪的羽绒服。
一位店铺销售人员介绍:“韩国客商通常带着翻译来采购,最近一位客户只用三五分钟就完成下单。”

在这片涨声中,市场呈现出耐人寻味的两面性。
一方面,新入局者争相备货,期望在寒冬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清仓甩卖的招牌也已悄然挂出——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商家正在忍痛割肉,羽绒背心低至5元起,整件羽绒服也不过百元。
面对市场的普遍追涨,资深从业者却保持冷静。
徐丰介绍,他在夏季以35万元/吨的价格囤了大量原料,这个价格还不到冬季峰值的一半。这种反季囤货的策略,成了抵御价格波动的“定心丸”。
与备受资本追捧的鸭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鹅绒价格涨幅相对温和,而驼绒更是鲜有人问津。
徐丰认为:“鹅绒服因其定位高端,市场份额有限,价格反而保持稳定态势。”

尽管目前羽绒服市场已经火热非凡,但业内普遍预期春节前将迎来新一轮销售高峰,价格可能再次小幅攀升。
从更长远来看,中国羽绒服市场基本容量大,未来扩容空间更大。
目前我国羽绒服普及率约10%,对标欧美日地区35%至70%普及率,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货运站的王师傅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他裤脚上沾着的羽绒碎屑,如今被称为“软黄金”。“以前一天送两三车,今年最多的时候要跑五趟。”他一边搬着发往韩国仁川的货物,一边说道。
市场的新玩家们争相备货,而历经多轮行业周期的老师傅则始终保持冷静。#全国降温羽绒服卖爆了#
羽绒服的“热战”已不仅是市场的博弈,更成为一种寒冬里的哲学:有追涨杀跌的激情,也有反季囤货的远见;有新手入局的冒险,也有老将离场的冷静。(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