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近日,出门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已是常态。夏至过后,高温来袭热浪滚滚,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悄然而至。面对这酷暑难耐的“热力攻势”,该如何科学应对?7月10日,是今年三伏天的初伏预热日,佛山各大医院正式开启三伏天灸,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一大早,在佛山市中医院的针灸科门诊内,前来进行贴敷的市民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观察发现,医护人员除了会在常规穴位贴药以外,他们还会根据市民不同的症状,辨证取穴进行施贴,以达到最佳的调理效果。市民陈阿姨是第一次参与三伏天灸,她告诉记者,她这次不仅为困扰多年的脚伤而来,也想调理肠胃。去年因工伤被车拉伤脚部后,她已在中医院治疗了一年多,这次是专程在入伏时节尝试天灸疗法。“医护告诉我大概20分钟之后撕下药贴,这次体验非常不错。”陈阿姨说,她已经预约了接下来的四次疗法,费用大约是220元左右,整体体验十分不错。
中医有着“冬病夏治”的治疗理念,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二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谷婷婷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鼎盛之时,人体毛孔充分张开。此时用温经散寒的药物贴敷特定穴位,药性更易直达体内,驱散寒气,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她强调,穴位选择需“量身定制,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各有专属穴位组合。
那三伏天灸是不是人人皆宜呢?对此,谷医生明确列出禁忌人群——“孕妇、肿瘤患者、皮肤严重溃疡或易过敏者、正发烧或平时易上火的热性体质者均不适合。
三伏天是依据干支历推算的,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通常分为初伏、中伏、末伏,2025年的三伏时间表为:初伏:7月15日 - 7月24日(10天)、中伏:7月25日 - 8月13日(20天)、末伏:8月14日 - 8月23日(10天)。医生提醒,三伏天灸(五伏)是一个完整疗程,大家应该把握初伏提前的节点进行天灸。7月10日只是初伏预热,后续中伏、末伏及加强伏最好连续贴齐,效果最理想。若能坚持3-5年,对体质的长远调理效果会更显著。
贴敷前后注意事项
1. 贴后护理:贴敷当日(4-6小时内)避免洗澡,尤其禁用冷水。建议温水淋浴。
2. 饮食禁忌:当日需忌食“发物”,如牛羊肉、虾蟹、辛辣刺激食物。
3. 环境注意:整个三伏期间需防寒,尤其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贴敷部位。
4. 时间控制:成人一般贴敷20-60分钟(儿童酌减),具体以皮肤耐受度为准,灼热难忍应及时取下。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石春菊
视频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皓贤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