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罚三倍!陕西关山牧场“创收”新招,是防逃票还是变相抢钱?

一条连接陕西和甘肃的县道,最近成了不少游客的“堵心路”。这条路叫“陇三路”,编号X302,正好从陕西的关山牧场里穿过去。如果你开着外地牌照的车想从这儿经过,就会在景区门口被拦下来。工作人员会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买一张景区的门票再进去;要么,你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内开完景区里那段将近四十公里的路。

这听起来像个选择,实际上更像个圈套。一个半小时跑四十公里山路,对老司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游客们很快发现,这条路弯多路窄,根本开不快。尤其到了节假日,景区里车挨着车,堵车是家常便饭。很多人说,就算你全程不下来看风景,一脚油门踩到底,也几乎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一旦超时,对不起,请按照三倍的门票价格补缴罚款。这么一来,很多只想借道赶路的司机,最后都不得不掏钱买了门票,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原本轻松的旅途,变成了一场提心吊胆的倒计时。

景区这么做,到底合不合法?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疑问。县道是国家的公共道路,是大家都能走的路。关山牧场把这条路圈进自己的地盘,变成了收费的通道,这和我国《公路法》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的规定,显然是冲突的。面对游客的愤怒和质疑,景区方面也觉得很委屈。他们解释说,总有游客打着“路过”的幌子,实际上是逃票进来玩,景区为了防止门票流失,才出此下策。但这种把所有过路人都当成“潜在逃票者”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在游客看来,这就是变相的强制消费,更别提景区里吃饭住宿等二次消费价格也不低。

其实,怎么处理穿过景区的公路,国内早有先例,有好有坏,都能给关山牧场提个醒。

一个做得比较好的例子是泸沽湖景区。也有一条省道从泸沽湖中间穿过,同样面临着“借道逃票”的问题。但泸沽湖景区没有搞“限时通行”这一套,而是用了一个更聪明的办法,叫“先收费后退费”。过境的车辆进入景区时,需要先预交一笔和门票等额的钱。只要这辆车在规定的两个小时内,从景区的另一个出口开出去,系统就会自动把这笔钱全额退回到你的账户。这个方法既堵住了逃票的漏洞,保证了景区的收入,又没有影响普通车辆的正常通行权利,在管理和便民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大家都觉得不错。

反面的例子也有,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甘肃马蹄寺景区。这个景区更直接,直接在穿过景区的县道和乡道上设卡,向过往的车辆和人员收取每人三百块钱的“过路费”,而且这笔钱还不包括任何景点门票。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地把公共道路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和关山牧场“占路收费”的性质非常相似。后来事情被媒体曝光,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当地有关部门才出来承认这种做法“不合适也不合法”,急匆匆地进行了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旅游   关山   陕西   牧场   景区   门票   游客   甘肃   车辆   例子   司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