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戴好、日销千顶!许昌这款假发让全世界女人买疯了

在TikTok上,一位黑人女孩坐在车里,拿起一顶假发,只用了5秒,轻轻一戴,镜头一转,仿佛换了个人。

评论区瞬间爆了:“链接在哪?”“也太自然了吧!”

你可能不知道,这顶让全球女性争相下单的爆款假发,来自中国河南许昌。

不是欧美大牌,也不是跨国美妆巨头,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品牌OQ Hair。

它背后的许昌,是全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地之一。

全球每卖出10顶假发,有6顶产自这里。

如今,这座中原小城,正靠一款“无胶头套”重新定义假发出海的方式。

没明星代言、没重金砸广告,仅凭一条条几秒钟的视频,这家工厂跑通了品牌出海的全链路。

许昌假发,正在用“5秒上头”的速度,打开全球市场。

01

OQ Hair的创始人孔潇田,是许昌土生土长的“厂二代”。

他家做假发已有数十年历史。

早年靠煤油熬头发带,手工拆解加工,一缸缸发束堆在院子里发出刺鼻味道。

那时假发还不叫产业,只是副业。

上世纪90年代,许昌假发开始大规模出口。

理发店头发、农妇长发都能卖钱,一些村庄靠“收发梳发”致富。

孔潇田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踩着发袋进门,对假发产业的认知从小就深入骨子里。

大学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家族企业,从打包出货做到运营电商。

2014年,他决定做自己的品牌,起名OQ Hair,从夫妻店起步,靠阿里国际站、亚马逊拓展海外市场。

然而,电商平台红利期短。

价格战很快展开,同款产品一天几十个新链接上线,利润越来越薄。

孔潇田明白,靠低价和效率终究跑不远。他一直在等那个可以“拉开差距”的突破口。

这个机会,在2023年出现了。

OQ Hair长期做欧美黑人女性市场。他们习惯戴假发,也最愿意尝试新产品。

传统假发要打发胶、贴头网、理顺卡扣,操作至少20分钟。

非专业用户常常贴歪、漏边、掉发。使用门槛高,用户黏性却低。

于是,OQ Hair着手研发一款快速戴好的产品。

他们先从结构入手,把发帽底层做成弹性包裹结构;再改进蕾丝部位,让发际线看起来更自然;最后用轻量化材料替代原本笨重的发帽支撑。

这款“无胶头套”样品测试阶段,孔潇田亲自试戴。

他第一次意识到:过去他们做了十几年的产品,自己从没真正当成用户使用过。

一顶假发如果不能在镜头下看起来像真发,就无法打动现在的用户。

要让产品成立,不能靠宣传,而是要真的简单、自然、不累。

样品打磨了半年,终于定型。

这不是行业第一个头套式假发,但它是第一个真正将“免胶水”“免发网”“免工具”做成体系的标准化产品。

02

产品有了,卖给谁、怎么卖,就是关键。

此时,TikTok正在全球爆发。尤其是在美国、非洲、拉美地区,黑人群体是短视频最活跃的用户之一,而他们也恰好是假发消费主力。

OQ Hair的团队判断:“这就是我们要选的平台。”

他们没有走传统亚马逊路线,也没一开始就投流,而是做了一个决策:找达人测评。

团队精选100位在TikTok上有影响力的黑人美妆博主,免费寄样品。

要求不多,只要他们能如实展示“5秒佩戴”的过程。

结果出乎意料。很多达人不仅愿意拍,还自己剪辑了变装视频、穿搭视频,有人甚至自发开直播推荐产品。

爆款视频出现后,OQ Hair立刻配套上线TikTok独立站,借视频流量导入私域网站,完成首轮转化。用户从评论到下单,操作路径极短。

2023年9月,TikTok Shop美区上线,OQ Hair成为首批入驻品牌。

那一刻,整个闭环真正跑通:用户刷到视频,点击商品卡,直接下单。

黑五期间,他们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直播间,连续播了16个小时,一顶接一顶地卖。顶峰时段,几秒出单一顶假发。

过去,许昌的假发工厂从来不关心用户反应。他们只关心订单量、单价、出货期。谁下单多,就按单生产。

孔潇田第一次当用户,才知道原来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细节”,才是消费者最在意的东西。

产品设计从此发生转变:

为避免滑落,加装可拆卸发卡;

为不同头围人群设计松紧调节;

为解决夏季佩戴不适,推出半头轻薄款;

为避免识别尴尬,定制发际线贴边形状。

每一次反馈,团队都实时记录。达人和用户的视频、直播评论、客服记录,全都被用来修正产品。

从此,OQ Hair成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品牌。

03

OQ Hair的模式并非孤例。它激活了整个许昌产业链的想象力。

如今,许昌越来越多的假发工厂也开始跟进OQ Hair的做法,尝试在内容和品牌上发力。

有的企业开始搭建自己的直播团队,专门请擅长英语的主播在镜头前展示假发的佩戴效果,并根据用户的实时评论讲解产品细节。

一些针对欧美市场的商家,还特别选择黑人主播出镜,贴近用户群体的真实需求。

同时,也有团队投入到短视频的制作中,围绕“如何快速戴好假发”“如何打理自然发际线”等问题,拍摄教程视频,解决用户最常见的使用痛点。

这种方式比传统图文介绍更直观,也更容易引发互动。

在内容语言方面,不少企业也意识到,仅靠英语远远不够。

为了覆盖更多国家的用户,开始尝试制作法语、葡语、斯瓦希里语等小语种内容,并寻找当地的达人合作,以提高在非洲、南美等地区的转化效率。

针对不同国家的审美偏好,一些工厂还对假发款式进行调整。

例如,为非洲市场定制麻花辫、为日本市场开发自然厚刘海、为拉美用户设计波浪卷造型。

这些款式的推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贴牌复制,而是根据真实市场反馈做出的主动创新。

从内容表达到产品设计,许昌的假发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系统性的转变。

这不是简单的转型尝试,而是从“代工思维”迈向“品牌思维”的实质跃迁。

过去他们只管生产、按单出货,而现在,他们开始主动面对用户,重新思考“怎么卖”“卖给谁”“为什么卖得动”。

但同时也有另一面:仍停留在批发思路的商家,开始被淘汰。

他们不懂内容,不做反馈,不改产品,只会卷价格,越做越难。

整个行业开始出现结构性分化:头部靠品牌吃增长,尾部靠低价抢残余流量。

许昌市政府注意到了这波假发出海新趋势,开始有意识地扶持TikTok Shop模式。

2024年起,多个跨境电商孵化器落地许昌,直播培训、内容创作、仓配服务成为重点投入方向。一些地方高校也设立了“短视频与直播实训基地”。

同时,部分假发品牌已经吸引资本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头部品牌开始接触早期投资人,希望围绕“内容电商+自主品牌”讲出完整故事。

OQ Hair虽然尚未融资,但它证明了一件事:许昌不只能做产品,也可以做品牌。

而这一模式,也可复制到中国产业带中其他地区,不论是义乌的饰品、沭阳的花卉、金华的宠物用品,甚至泉州的鞋服,都可以借助内容电商完成结构性转型。

OQ Hair的成功不是偶然,它重新建立了工厂与消费者的连接,用短视频代替图文,用用户体验替代批发思维,用“反馈即迭代”重构产品链路。

它背后的许昌,也不再是那个靠廉价人工和低毛利出口的城市。

它正在构建新的生态:内容团队、直播主播、数据分析师、外语客服、仓储优化工程师……这些新岗位正慢慢改变一座产业带的底色。

许昌假发产业用了半个世纪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它要在“品牌化”与“内容化”的道路上继续跑下去。

这一次,他们不再做别人品牌的代工厂,而是做自己品牌的拥有者。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时尚   许昌   假发   全世界   女人   用户   品牌   视频   内容   产品   团队   发际   头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