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手吧!“资本家的丑孩子”,长得不行演技也差,妥妥的戏混子

娱乐圈里一直都有很多“星二代”,他们生来就受到许多人关注,长大后也大多在父母的影响下进入娱乐圈,受到观众们的追捧。

但问题就在于,很多“星二代”有的仅仅是好父母,自己本身则是既没实力又没颜值,可偏偏就是要进入娱乐圈霸占资源,让观众们的眼睛不断遭罪...

近日,黄奕女儿想要辍学当明星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怒批“毒贩的女儿也想当明星?!

人设崩塌,从“一眼劝退”开始

对于女儿的言论,好在黄奕及时出来回应“只是喜欢,没有出道”,网友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现如今星二代扎堆闯荡娱乐圈,早已见怪不怪了。

在光鲜的演艺圈,有人一路摸爬滚打,有人却自带入场券。当聚光灯总追着同一个姓氏,观众眼里的,就不只是演技了。

这种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引发一个尖锐的拷问:当捷径已经铺好,才华是否还必须经过磨砺?

遗憾的是,许多顶着光环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正用事实给出不够理想的答案。父母的成就与人脉,或许能轻易敲开热门剧组的大门,却无法直接兑换成角色本身的说服力。

角色的失败,有时根本无需等到演员开口。

当屏幕里的人,与你心中期待的那个角色南辕北辙,那种割裂感再精良的制作也难以弥合。一眼望去,便已“出戏”。

近期的剧集中,那尔那茜就是典型一例。

她本该是位倾国倾城、搅动风云的古典美人,可画面呈现的,却是棱角分明的脸庞,搭配浓重的烟熏妆和现代感十足的美瞳。

她不是古色古香的佳人,倒像个不小心穿越到片场的现代网红。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张思乐身上。

剧中,她被塑造成能让富二代一见钟情的绝色美人,但观众看到的,却是一个与“美女”标签相去甚远的外形。这种错位感,让整段剧情的“说服力”大打折扣,甚至有些荒诞。

如果说现代剧的审美还有宽泛的解释空间,那么挑战国民心中的经典形象,无异于引火烧身。新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里的林黛玉,便把扮演者张淼怡推到了风口浪尖。

陈晓旭版的林妹妹,那份“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神韵,早已刻在几代人的记忆深处。

可张淼怡的外形,在高清镜头下显得颇为现代,小眼睛、塌鼻梁,与原著中“眉目含情”的描绘判若两人。而她对角色的理解,更让人目瞪口呆。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林黛玉时,她脱口而出“比较离经叛道”。这个评价,用在才情孤傲却恪守内心秩序的林黛玉身上,显得何等突兀,也暴露了演员与角色间深层的隔阂。

表演空洞,难逃“表情包”宿命

外形与角色不符,精湛的演技或许还能挽回一局。可现实是,许多年轻人不仅在选角上惹争议,在表演技术上也乏善可陈。

他们的表演,常在两种极端之间摇摆,如同钟摆:要么是毫无波澜的木然,要么是脱离情境的夸张。

有些演员,台词念得像背课文,僵硬生硬,缺乏生活化的自然。佟大为的女儿佟知霏初次亮相时,就让人感到她更像是在完成作业。

那尔那茜在剧中更是全程表情单一,眼神缺少变化,无法传递角色应有的复杂情绪,让人物沦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符号。

而另一些人,则试图用五官的剧烈活动来填补内心情感的空白。

张思乐的表演就屡屡被批“只会瞪眼噘嘴”,情绪表达流于表面,缺乏层次感。

想想她父亲张光北,无论是《三国》里勇猛自负的吕布,还是《亮剑》中儒雅刚毅的楚云飞,都是表演教科书。

再看张思乐在《觉醒年代》中饰演的大家闺秀柳眉,却被观众调侃演出了几分“暴发户”式的张扬,完全失去了角色应有的温婉沉静。

网红出身的李嘉琦,也正陷在这样的漩涡里。她凭借极具辨识度的形象在喜剧领域迅速蹿红,这本来是她的杀手锏。

可当她转身进入正剧,尤其是在《六姊妹》这样一部美女云集的剧中,问题便暴露无遗。

剧里,她的姐姐们由梅婷、高露等气质型演员扮演,而她饰演的“何家喜”不仅人设尖酸刻薄,表演方式也多是挤眉弄眼,这种夸张的风格在生活剧里显得格格不入,频频让观众出戏。

特权横行,圈里圈外泾渭分明

比演技争议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或许是表演之外所流露出的特权感与不接地气。这种姿态,有时比拙劣的演技本身更具破坏力,如同刺眼的光芒。

张凯丽的女儿张可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她因无法适应简陋的居住环境而情绪崩溃,在导师互选环节,心仪的导师拒绝了她,她便当场回绝了另一位好心伸出橄榄枝的导师,最终因无人选择而在舞台上大哭。

她哪里是来闯关,分明是家里被宠惯了的小公主,一不小心踏进了成年人的世界,规矩当然处处别扭。

如果说张可盈暴露的是“星二代”在温室中成长可能带来的问题,那么姚安娜则代表了另一种力量——资本。

作为华为创始人的小女儿,又是哈佛毕业生,她的起点远超常人想象。然而,无论是最初尝试唱跳时的僵硬舞姿,还是后来进入演艺圈的表演,都未能获得大众认可,显得力不从心。

她和那些“星二代”一样,家世足以让她轻松叩开顶级制作的大门。但这又带来一个悖论:一个本可能成为佳作的项目,却因为某个环节的明显短板而整体受损。

当传闻传开,说某个角色是为谁“量身定制”、甚至“凭空塞进”剧本时,观众的不满情绪便不仅是针对演员本人,更是指向了其背后那只无形的手。

这种被强行“塞入”的被动感,比任何拙劣的演技都更令人反感。

是选择留下,还是退场?

最终,张思乐选择退出演艺圈,回到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一名教师。这或许是更为适合她的归宿,告别聚光灯的舞台,寻找更踏实的落点。

而其他仍在场上的人,则继续在争议中前行。演艺行业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摆脱背景与人脉的影响,这种潜规则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

但观众的眼睛,始终是最后的裁判,明察秋毫,心如明镜。当一部部作品被呈上,人们评判的,终究是屏幕里的那个人物是否可信,那段故事是否动人。

至于演员的名字前,缀着谁的姓氏,那不过是开场前的一段序言罢了。序言再华丽,也无法保证故事本身足够精彩。真正的演员,是靠作品说话,而不是靠家谱。

那么,当一条看似平坦的捷径摆在面前,是选择轻松踏上,还是绕行去攀登那条更崎岖却通往真正山巅的道路?时间,会给出答案。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娱乐   混子   资本家   演技   孩子   观众   角色   演员   女儿   人脉   演艺圈   情绪   剧中   导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