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那边刚把18家咱们的中国公司放进限制名单,连国会里不同党派的议员都一块儿写信给黄仁勋,警告他“别去碰那些被美国管着的中国企业”。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黄仁勋自己却放出了要来中国的消息,动静还不小,甚至他还当面和美国干了起来,指名道姓说自己就是过来聊聊芯片的事情。
黄仁勋计划访华的消息一经传出,特朗普政府便迅速采取行动。
7月9日,美国财政部相关部门以涉嫌与伊朗有业务往来为由,突然对18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更早之前的4月,美国政府已率先出手,全面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专为该市场定制的H20芯片。
这一连串动作,显然针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布局而来。
这步棋下得狠,作为英伟达在华营收支柱,H20虽是H100的特供简化版,性能仅保留15%-30%,却贡献了其中国市场80%的份额,年营收规模达120亿至150亿美元。
禁令落地瞬间,英伟达直接承受55亿美元库存减值,更预计二季度营收将因此缩水80亿美元。
此刻坐在加州总部盯着股价波动曲线的黄仁勋,怕是真切感受到了寒意,这场博弈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
美国的手还没停,参议院几位议员提交公开信,明确要求黄仁勋的北京行程中不得与被制裁中企接触,更不得协助规避出口管制。
但尴尬的是,中国链博会的参展名单上,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39家被美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赫然在列。
这让黄仁勋陷入两难:若避而不见,此行便失去意义;若接触,又可能被国内政客抓住把柄,引发新一轮制裁。
但老黄可不是吃素的,5月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他直接对着媒体开火:“美国这些芯片管制政策,根本就是失败的!”
要知道这些限制非但没卡住中国AI发展的脖子,反而逼出了像华为昇腾910B这样的狠角色,性能已经逼近H20了。
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惨,从巅峰时的95%一路滑到只剩一半。
他甚至撂了句重话:“真以为禁售H20就能切断中国AI能力的人,不是天真,就是无知!”
光嘴上抗议当然不够,黄仁勋2025年就飞了中国三趟,1月、4月、7月,一次都没落下。
4月那次他特意一身正装低调进京,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释放善意信号。
到了7月,他10号刚在美国秘密会晤完特朗普,隔天就直飞北京,马不停蹄地见官员、谈客户,连小米雷军都和他碰了面。
他传递的信息很直白:再不放开H20,英伟达可能就永远失去中国市场了,而中国自己造芯片的速度,只会比你们想象的更快。
黄仁勋的"中美双线布局"策略终于见效。
7月15日,当他面对央视镜头宣布H20获准恢复对华供货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RTXProGPU同步亮相,精准切入计算机图形与数字孪生领域。
消息传来,英伟达股价应声上涨,此前因禁令而焦虑的供应链厂商也长舒一口气——这场持续数月的博弈,总算迎来转机。
美国政客或许从未料到,层层封锁反而激发出中国芯片业的超强爆发力。
2025年一季度,中国AI芯片市场同比增长147%,将全球68%的平均增速远远抛开。
更令人瞩目的是,全国93%的超算系统计算单元已完成国产芯片替代。
华为昇腾910B的推理效率已直逼H20,而中国企业正计划在2026年将数据中心国产芯片使用率提升至40%。
最让美国科技圈睡不着觉的,是中国正在构建的全产业链生态。
从上海硅产业的12英寸大硅片,到长春光机所的双工件台,再到中微公司的5纳米刻蚀机,每个环节都在突破。
黄仁勋警告说,技术封锁制造了“危险真空期”,如果英伟达被迫退出,中国就会自建生态,未来国际主流可能是“中国标准”。
数据不会骗人:中国AI研究人员已占全球半壁江山,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AI芯片专利领域更是首次实现对美国的反超。
黄仁勋预计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并公开呼吁美国企业重新布局中国市场。
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最终拍板的永远是利益与市场。
当美国政府最终为H20"放行"时,表面看是英伟达游说见效,实则更像是美国在现实压力下的妥协。
毕竟中国芯片自给率三年翻了三倍,继续封锁下去,最终损失市场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这一点从英伟达推出的RTXProGPU就能看出来,这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简化版"芯片,剔除了高带宽内存等敏感技术,单价控制在6500-8000美元,比H20便宜近一半,显然是想在美国管制框架下硬挤出一条生存之道。
业内都清楚,靠定制芯片开拓市场的路子走不远。
国产替代的进程一旦开启,便如同开弓之箭,再难回头。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