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滕王阁序》,却不知滕王是谁,语文老师为何不讲?

多少人去滕王阁参观时对背诵全文即可免门票跃跃欲试?记得上学时候《滕王阁序》那华丽的骈文背得是叫人欲哭无泪。跟着语文老师通篇学习了全文,但却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落入了知识盲区,那就是《滕王阁序》的“滕王”到底是谁。

“楼以文传”的文倒是确定了,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让滕王阁远近闻名。但楼以人传却并不太成功,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滕王是谁。

为何在语文课上并没有过多提到过关于滕王的信息,他到底又是谁呢?

一、《滕王阁序》的创作

就算不了解王勃这个人也能从他所作的《滕王阁序》中感受到他的才华,实际上王勃也确实很有才华。

王勃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他的爷爷王通是隋朝末年有名的学识渊博的人。如此看来王勃应该是有很光明的未来,但没想到王勃进入仕途以后却并不那么顺利。

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莫过于犯罪以后锒铛入狱,差点送了自己的性命。不仅如此,他的父亲还因此被贬谪为交趾县令。

但好在王勃遇上了高宗大赦天下,王勃因此获得了自由。675年,出狱将近两年的王勃,想起来被自己连累的老父亲,万分思念之下,他决定去看望父亲。

当时正值滕王阁重修完毕,阎伯屿邀请朋友开宴会庆贺,王勃得知以后当即决定前往滕王阁。

其实王勃是一路上快马加鞭才到达滕王阁的,等他到了以后就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宴席间,人们把酒言欢谈笑风生。阎伯屿看气氛正合适就提议让在场的文人写篇文章来记录当日的情景。

可一时之间在场的那么多文人,居然没有一个毛遂自荐的。这时,角落里的王勃却突然站起了身。

“既然无人应答,那不如让我来试一试。”在场的宾客们闻声望去,王勃突然间发现气氛有些尴尬,因为对于他的应答貌似并没有人捧场。回应他的只有一片寂静和一些宾客的窃窃私语。

殊不知,这是一场早就搭好戏台的戏,当时阎伯屿的女婿孟学士也在场,他早就为此做好了文章,就是为了等阎伯屿提起顺势彰显自己的才华。

可没想到半路竟然杀出一个程咬金来。王勃浑然不知,但此刻,却只能看到孟学士满脸的疑惑,仿佛在说:“抢风头来的?”

虽然气氛格外尴尬,但王勃话已出,只能在众宾客的注视中拿起笔墨。

或许是与自己多舛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王勃提起笔后思绪翻涌,灵感源源不断地直达脑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一出来便引起了全场的轩然大波。就连阎伯屿也一扭身凑到了跟前,刚才他还因为王勃抢走了风头被气得面红耳赤,但当他看到王勃的文章以后竟然毫不吝啬地夸奖。

当王勃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滕王阁序》就此诞生滕王阁从此便与滕王阁序相辅相成。

但先有阁才能有王勃的的创作,那么滕王阁究竟是谁盖的呢?

二、滕王阁的来历

要想知道滕王阁是谁修建的还必须得先聊一聊这个滕王到底是谁。

历史上光被封为滕王的就有16位,但其中最为有名的滕王还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李世民继位以后就把李元婴的封地安排在了山东的滕州。

但李治继位以后对李原因的行为颇为不满,于是果断地把他贬到了洪州。

公元653年,李元婴一踏入洪州的地界边感觉人生甚是乏味,因为这里实在是太荒凉了,对于李元婴来说,他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只是感觉洪州的娱乐设施实在太少了,他这样爱玩乐的人到这种地方可以说是如同坐牢一般。

李元婴几乎不理政事,到了洪州以后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就是游山玩水纵情享乐,但很快洪州的山水也被他给逛了个遍。

这时也凑巧,他发现赣江附近的风景很不错,于是他开始设想在这里修一栋楼阁,到时就可以到楼阁上放歌解闷。滕王阁便是这样修建起来的。

但李治得知此事以后非常恼怒,他将李元婴贬谪到洪州就是横竖看他不顺眼,没想到把李元婴贬谪到那么荒凉的地方,还能叫他眼不见心却还烦。

于是,李元婴又一次被贬到了滁州,但他到地方一看,竟然喜笑颜开,因为此地风景优美,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风水宝地。

在这方面李元婴可以说是被贬出了经验,等到他又一次被贬到隆州的时候就新修了一座滕王阁。

只能说有他这样的心态,也很难因为被贬谪感到惆怅。

至于为什么课堂上对滕王的介绍那么少,是因为李元婴这个人所做的事实在让人难以启齿。

他如果只是爱游山玩水也就罢了,实际上李元婴不仅贪腐还好色,他甚至欺辱的都是身边下属的妻子。

有一次,他找了个借口,让崔简的妻子郑氏王府去。郑氏早就对李元婴的为人知晓一二。但碍于他的权势又不得不去,因此,她早就做好了防备。

还没有等她走近,就有一个王府的仆人在门口等候。这个仆人直接就将郑氏带到了王府的阁楼上,听到背后靠近的脚步声,郑氏心中升起了不祥的预感,突然间一双手猝不及防地抱住了她。

郑氏心中一惊,扭身一看果然就是李元婴,她挣扎着想逃跑,但奈何力量过于悬殊,李元婴甚至想强迫她。

于是郑氏灵机一动先发制人,大声喊道:“你是谁!居然敢冒充王爷!王爷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你肯定是王爷府中的仆人,来人啊这里有人冒充王爷做坏事!”

趁着李元婴慌忙想要捂她嘴的时候,郑氏就对着他的脸猛打猛抓,这下李元婴只能狼狈地赶快逃走。郑氏这一喊,不仅机智脱身了,还让人对李元婴产生了怀疑。

李元婴理亏,更不敢声张,一连好多天都不敢外出,生怕别人看到他脸上的伤痕对他起疑。

这样的人物,老师也很难在课堂上去介绍,便只能集中在《滕王阁序》上,但恐怕李元婴也不曾想自己修建的滕王阁倒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出了名。

参考信息:

金融博览:“品读经典”系列之五:王勃与《滕王阁序》

山西老年:说说滕王阁的滕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语文老师   王爷   仆人   宾客   王府   地方   才华   楼阁   王通   游山玩水   气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