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希回大连农村待产,公婆贴心照顾她,孩子出生就能领补贴

国内的乒乓球运动员“内卷”是常态,几千万人练球,能站在国家队队伍里的不过几百个。

但凡天赋差了那么一点,哪怕再努力,也只能当陪练。

没有在奥运夺金,也没在国乒中打出“封神”之战,可偏偏田志希的名字,甚至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争议焦点。

这位曾在亚运会为韩国拼杀到团体奖牌的职业选手,32岁退役后选择回到东北农村生活,一边养胎一边种菜。

她出生在河北廊坊,家里不是什么运动世家,但靠着“自给自足型培养”,7岁就把球拍握得比筷子还顺手。

年少成名这事,她赶上了个边。

14岁在亚青锦标赛上拿了女单亚军,三年后进了国乒二队,算是正式挤进“预备役核心圈”。

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她的人生像开了一场拉锯战:想“上位一队”,却总在“差一点”的边缘徘徊。

她的技术并不花哨,反手撕球够狠、节奏够快,是典型的“实战派”。

连前国乒教练尹霄和李潇都曾公开夸过她,称她打法灵动、节奏感好,有潜力。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在国乒这种动不动出“外星选手”的队伍里,仅有“潜力”两个字,远远不够顶用。

和她同期的陈梦、朱雨玲,一个个都是一上线就直接打主力的“天赋型爆款”。

而田志希在国家二队待了几年,每次测评都能进前中段,可一到选拔赛关键场次,又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进不了核心,出不了成绩,连想搏一张奥运门票都没资格报名。

这种“怎么努力都在边缘晃悠”的感觉,对一位职业运动员来说简直是一种消耗型内伤。

田志希就是在这种“既不甘心又无力改变”的夹缝里,做出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改道。

2011年,她19岁,做了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提起,但她必须面对的决定——改韩国国籍。

归根结底,就是中国乒坛实在太卷,中等偏上的选手根本没空间发挥,不出去就只能在国内的联赛里混吃等退休。

但作为乒乓球这种几乎写进民族体育DNA的项目,“换国籍”的选手往往会被扣上“叛徒”帽子。

尤其韩媒曾报道她讲过“看到韩国国旗很激动”“以击败中国选手为目标”等话,更是引发争议。

可如果刨去情绪滤镜,只看事实:这不是一个关于“立场”的故事,而是关于“出路”的抉择。

她选择韩国,不是因为对祖国失望,而是因为她在国内实在没有机会。

2011年开始,她在韩国全国赛场频频登顶,成了韩国本土女乒“一姐”级别的存在。

她不像传统的韩国选手那样以守为主,反倒更偏进攻风格,这一点让她在亚洲乃至世界比赛中颇具辨识度。

雅加达亚运会,田志希拼命挺进四强,虽然止步于中国队,但仍然帮助韩国拿下时隔8年的女团奖牌。

WTT挑战赛女双冠军、奥运女团铜牌、世界双打排名第二……

可在韩国的成绩再多,她归化球员的身份注定比其他人承受更多审视,还差点因为一条录音,把自己“送”下职业断头台。

2019年,因不满主教练刘南奎提出“强化内部竞争”的新规,田志希偷偷录下了他的讲话。

并“手动转交”给韩国乒协,指望借助官方压制教练的权威。

这一操作很快被曝光,一时间她成了“越级举报代表”,被韩国体育公平委员会点名批评。

虽然她最后道歉,教练也大度表示不追责,处罚也从禁赛6个月“打折”处理,但这次操作实打实地给她职业生涯添了个“风险标签”。

归化球员从来都不是“绝对核心”,一旦失去话语权和舞台光环,谁都可能瞬间被“请下场”。

2023年,她跟比自己小10岁的申裕斌配对,成功夺下WTT挑战赛女双冠军,这让不少人都看好她们在奥运赛场继续“联手带飞”。

第二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她也没让韩国女乒失望,贡献稳定、表现扎实,拿下了一枚为数甚少的女团铜牌。

有那么一阵子,申田组合的世界女双排名甚至升至全球第二。

可就是这样一位“能抗能打”的老将,在2024年赛季结束后,俱乐部没再续约,韩国的国家队也没继续保留她的位置。

这不是下滑,而是“温柔清退”。

她没大张旗鼓地开退役发布会,也没在社交平台写“退役感言长文”。

今年7月,她公布怀孕喜讯,孩子小名叫“小花生”,顺带还开启了自己的“博主”日常记录。

从孕前检查到菜市场买海胆,从老公烧火做饭到婆婆手把手指导做东北炖菜,田志希直接从赛场切换到了炊事班。

没人会想到,这个曾被称为“韩乒一姐”的女将,如今在自家院子里摘茄子、拎塑料袋买菜,一边养胎一边张罗午饭。

在镜头前,她没化妆,穿着宽松衬衫,脸上写满“我只想安静地当个普通媳妇”。

就在她宣布怀孕不久,国家政策一记“神助攻”——新一轮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她家“小花生”恰好踩点上线,成了第一批受益儿童。

运动员退役后的分岔路口,有人忙着上综艺收割热度,有人投身直播带货转型“国民主播”。

田志希却一头扎进了灶台和土地,连社交账号更新都寥寥无几,更别说什么带货合作、品牌联名。

她就像在娱乐圈“内卷逻辑”之外独自画了一条生活轨迹,不争不抢,不混流量圈,也没把自己捆进“冠军滤镜”里炒情怀。

三口之家、春天的院子、饭桌上的海胆、婆婆织的毛线衣,没滤镜没剧本,也没什么“数据焦虑”。

这种反差强烈的“后职业生活”方式,看似平凡,却在某种程度上更显得“高级”。

与其说她退役了,不如说她只是换了个频道继续生活。

田志希的整个职业生涯,是典型的“夹缝生长型”:实力不算顶流,却靠毅力站上过国际领奖台。

归化身份不够讨喜,却靠成绩坐稳主力席位。

从不属于哪一派,也不擅长制造话题热点,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赛场外“补上了另一场胜利”。

没人知道未来她会不会回归体育圈,比如转型做教练,或者投入青训。

但至少现在,这个曾在奥运赛场挥拍呐喊的姑娘,正坐在阳光洒满的小院里,看着家人笑着聊天。

田志希的人生不是闪光的“人生赢家模板”,但胜在诚实。

她代表了那一类在竞技体制内找不到上升通道的人:够努力、有才华,但赶上了太多天才。

被中国淘汰,就去韩国搏一把;在韩国厮杀到尽头,就回中国过日子。

这不是什么跌宕的英雄史诗,更像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现状:不断在系统之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因为她证明了一件事——即便没能当上冠军,也有资格选择人生方向。

结语

或许,正因为她选择了离开,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竞技体育之外的另一种生活,也可以一样精彩。

毕竟,比赢球更难的,是在千万人跑步的赛道里,认清自己什么时候该停、该转向。

参考资料

中国乒球选手归化韩国 田志希,下一个"小山智丽"?.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4-06-27]

故事:因在中国轮不到上场,入籍韩国,摇身一变成为“韩乒一姐”.人民资讯 [引用日期2024-06-13]

韩国女乒再夺亚运女团铜牌 中国外教:等了八年!.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4-06-18]

田志希向刘南奎道歉 韩国乒乓球队“内讧”结束.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4-06-19]

田志希宣布怀孕,孩子叫小花生,此前挥别国际赛场宣布备孕,与丈夫徐克已结婚3年.九派新闻.2025-07-18 [引用日期2025-07-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体育   公婆   大连   贴心   农村   田志   韩国   中国   赛场   滤镜   选手   人生   女双   奥运   日期   铜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