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富士康?宣布全线搬迁、近10万工人丢掉饭碗,央媒早有预警

最近,科技制造领域有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昌硕科技这个在上海扎根长达 20 年之久的电子制造大厂,被传出要进行全线搬迁 。

消息传出后,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将近十万工人变得没有着落,很多工人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突然丢掉饭碗。

他们中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肩负着房贷、车贷和养育孩子的重任。

在经济形势本就严峻的当下,失去了这份工作他们的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将会变得特别大。

网友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其与当年富士康产能转移的事件对比,直呼这难道是 “第二个富士康”?

昌硕的辉煌与困境

2004年,昌硕科技于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投入120亿资金,这在当时的电子行业无疑是一则重大新闻。

那时候国内制造业发展得正热闹,人工便宜还遍地是政策红利,各地还有不少吸引外资的好政策。

很多外资企业都赶着来中国开工厂,昌硕也借着这个机会在上海扎下了根。

靠着母公司和硕的技术底子,昌硕很快搭上了苹果这条线,成了重要代工厂,专做笔记本和手机组装。

有了苹果的海量订单撑腰,厂子越扩越大,最火的时候8条生产线连轴转,近10万工人三班倒,光年产能就超900亿,给上海GDP贡献了差不多十分之一。

信息来源:实探苹果上海最大代工厂昌硕科技:8万人集体搬迁系谣言,iPhone15发布在即厂内重启招聘

给无数的打工人提供了饭碗,它的业务模式和规模和富士康有点相似,所以大家都习惯叫它“小富士康”。

可这几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冷了下来,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跌了19%,连苹果都下滑15%。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苹果把部分产能搬到了印度、越南这些地方,昌硕的订单一下子少了一半。

到2023年,上海工厂不少生产线停了,设备上都积了灰,以前旺季抢着招人、给高额返费的场面没了,招聘处常年挂着"暂停招聘"的牌子。

以前,工人们靠加班能有不错的收入,可现在,加班时间少得可怜,工资也跟着大幅缩水。

好多工人每个月就只能拿个基本工资,维持日常生活都费劲。

搬迁风波

订单量缩减后,昌硕科技开始着手产能调整。自2022年起,其部分生产线陆续迁至昆山的世硕工厂。

昆山离上海近,交通方便,人力和土地成本也更低,对企业来说确实更划算。

2023年,有关昌硕的传闻日益增多。4月,有消息称其将完全撤离上海,整体搬迁至昆山。

公司官方予以否认,宣称只是在优化产能。然而,上海工厂闲置厂房却日益增多,显然情况不容乐观。

信息来源:苹果上海最大代工厂生变 立讯精密或进驻昌硕科技部分厂房|深度

到了12月,又传出立讯精密要收购昌硕的消息,立讯这几年发展很快,在苹果供应链里越来越有分量。

打算购入昌硕昆山工厂的多数股权,甚至还想把上海的部分厂房也纳入此项交易之中。

对昌硕来说,卖厂或许是避免直接关厂的无奈选择,但这事儿却给员工权益带来了影响。

在工厂转卖之际,员工接到通知,被要求转签弦硕科技的合同。若不签,员工就只能面临失业,且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更让员工们生气的是,公司想通过这种方式,不承认他们在昌硕科技的原工龄,这意味着员工们这么多年的工作积累都白费了。

面对这么不公平的待遇员工,员工们再也忍不了了,2024年7月,上千名员工一起行动起来,他们聚集在工厂门口,举着横幅,抗议公司转签机制不公平。

他们要求公司作出合理赔偿,从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开始,昌硕科技想拖着,用冷处理来平息这场风波,但员工们没有退缩,抗争越来越激烈。

7月8日,工人们开始罢工,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诉求。

罢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第三天,不光是那些还没转签合同的员工,就连一些已经签了新合同的员工,也加入了进来。

在员工们持续的抗争下,昌硕科技终于在 7 月 18 日松口了,同意给员工 N+1 补偿。

这场工人抗争事件,不仅让员工们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也让社会看到了劳动者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团结起来的力量。

但这事儿背后,也暴露了代工企业在产能转移过程中,对员工权益的忽视,还有相关监管机制的缺失。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

昌硕科技的搬迁并不是个例,而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一个现象,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劳动力成本上升。

2010到2020年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涨了近两倍,曾经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没了,不少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开始转向劳动力更便宜的东南亚、南亚。

信息来源:上海最大苹果手机代工厂2万余人留守,在“第二故乡”感受团圆暖


全球贸易环境变幻,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此情形下,企业布局时不得不考虑关税等诸多因素。

一些国家的外资优惠政策也推动了产业转移,像昌硕这样的代工企业为了降成本、提竞争力,不少选择把产能转到海外。

面对这种情况,央媒早有提醒,中国制造业得加快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不能再靠廉价劳动力和代工,要掌握核心技术。

比亚迪、华为就是转型成功的例子,它们靠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了竞争力。

这些案例说明,坚持创新能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占据更高位置,像昌硕科技这样的代工企业搬迁。

虽会产生些许阵痛,然从长远而言,亦将加速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使其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结语

昌硕科技的搬迁事件,照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转移浪潮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让近 10 万工人失去饭碗,这肯定是个让人痛心的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过度依赖外资订单、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代工模式有多脆弱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其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绝佳契机。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后,中国将有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才储备、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广阔的国内市场,此三者皆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根基。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前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便必定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既要关心那些受到冲击的工人,给他们提供更多就业培训和扶持政策,帮他们顺利度过转型期。

也要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质量、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财经   饭碗   全线   工人   员工   上海   科技   产能   中国制造业   苹果   代工   昆山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