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将广式美食搬进广交会 广州探索舌尖经济新实践

让全球客商不仅看见“中国制造”,更记住“中国味道”。

4月15日下午,广交会展馆D区广交会堂西侧中心广场化身美食天堂,集美食、音乐和文化于一体的浸式体验,将为全球客商带来一场为期15天的美食盛宴。本次活动是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至今68年以来,首次将“食在广州”金字招牌纳入广交会核心场景,同时将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夜间经济有机串联起来,推动会展经济多元升级。

现场有40家餐饮企业共同亮相,在一个个特色展位里摆上自家的“新味道”。其中,广州老字号品牌点都德以“一盅两件”为设计灵感,将“明厨亮灶”搬进广交会,通过广式点心品鉴与沉浸式广州饮茶文化体验,向世界递出“食在广州”的金色名片。

舌尖上的广交会:向世界讲述广州美食故事

在“食在广州嘉年华”活动现场,为了让国际客商体验“老字号的新味道”,点都德现场手作并供应广式早茶“四大天王”之一的松化鸡蛋挞和极具岭南特色的栾樨糕,并带来中西风味融合的拿破仑挞和粉茄牛肉奶酪挞。此外,现场设置了“红米肠天王”创意点心打卡装置与中英文展牌,讲述广州饮茶文化故事。

点都德是一家粤菜馆,前身是德香楼,由来自龙归街柏塘村的沈绍清于1933年在当时的广州龙归镇创建。公司以粤语“点都得”(意为“怎样都没有问题”)为文化内核,已是广州老字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育单位,发展成为广州本土地标式餐饮品牌及大型连锁多品牌企业。

展位现场

位处千年商都,广州饮食文化吸收了天南地北的美食元素,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广式点心就像广州这座城市,既有坚守也有包容。”点都德全国出品总监黄光明表示,广式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吸取北方的糕饼技艺和食材,融合西式甜品种类和制作技巧,这种“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特点,正是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的体现。

除了点都德外,本次“食在广州”嘉年华活动还吸引了惠如楼、御珍轩、拉丁餐厅、椰林海鲜码头、荔银肠粉、温祈福餐饮、王老吉、珠江啤酒等餐饮企业参与,涵盖广州老字号、粤菜名店、非遗美食、星级餐厅、新锐潮饮品牌等名片,为中外客商呈现了一场“南北风味并举,中西美食荟萃”的美食盛会。

活动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品牌出海”主题论坛,为广州餐饮企业和国际采购商搭建对接平台,助力广州餐饮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在点都德品牌中心负责人朱曼华看来,本届广交会首次设立“食在广州嘉年华”,是广州市政府推动“美食+文化+商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为广州老字号搭建了向世界展示的绝佳舞台。“希望借广交会这个世界级的重要窗口,用一道道广式点心,让全球客商品味到广州的包容与创新。”朱曼华说。

“食在广州”品牌升级 政企联动打造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样本”

1月16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第二届“食在广州”品牌发布会,共有52家餐厅获评第二批“食在广州”评价认证的星级餐厅。

“食在广州”品牌建设旨在全面提升广州食品服务品质,打造群众识别度高、代表广州饮食文化的品牌。2023年,广州市首次推出“食在广州”城市品牌,并于2024年1月份发布了第一批“食在广州”星级餐厅、品牌食品榜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届品牌评选更加注重消费者评价的广泛性和客观性。

点都德获评“食在广州”星级餐厅

有业内人士指出,“食在广州”品牌的持续打造,正在重新定义广州餐饮业的标准。这不仅仅是一次评选活动,更是广州探索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文化添彩,这种创新模式正在为全国餐饮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州通过建立标准化认证体系、引入大众评审机制等创新举措,让传统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也让新兴餐饮品牌找到发展方向。这种兼顾“美味、文化、国际范”的发展路径,正日益成为全国同行争相学习的“广州经验”。

展望未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风,“食在广州”这块金字招牌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可以预见,当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广州美食了解中国文化时,“食在广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广交会   美食   广州   星级   舌尖   老字号   点心   客商   餐厅   品牌   文化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