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的羽绒服,到底能不能买?

当北方人在暖气房里看窗外大雪时,南方人正默默刷新着羽绒服的订单——数据显示,南方人可能比北方人更怕冷,至少在购买羽绒服上是这样。

从销量来看,羽绒服购买力最强的地区前五名是:江苏、山东、浙江、北京和广东,上海紧随其后。特别是江浙沪地区,不仅是羽绒服,大衣等整体保暖服饰销量也领跑全国。有分析指出,南方的羽绒服销量比北方高出1.2倍,堪称“南方人更怕冷”的现实石锤。

近期,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对此,记者采访了解了羽绒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照片由ai生成)

一件羽绒服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介绍,羽绒服的核心成本主要来自三方面:羽绒原料、面辅料和人工。此外,还有设计开发、仓储物流、渠道营销和税费等隐形成本。

羽绒原料在总成本中占比因品类而异。鹅绒成本通常占整件衣服的35%–70%,鸭绒则为15%–65%。整体上,羽绒原料大致占一件羽绒服成本的30%–50%。

充绒量也是影响价格的关键。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约50–80克,普通款为100–200克,而厚款或中长款则在250克以上。

目前,90%绒子含量的白鸭绒市场价格约为每公斤420–550元,白鹅绒则为840–1200元。若以一件填充150克白鸭绒的羽绒服为例,仅羽绒原料成本就达63–83元。加上面辅料和人工,核心成本约在126–248元之间。如果再计入研发、营销等其他费用,一件合格羽绒服的售价很难低于300元。

(照片由ai生成)

那么,低于300元的羽绒服是怎么回事?

这类产品若没有质量问题,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但也需警惕不良商家“以丝代绒”,用“羽绒棉”“科技绒”“生态羽绒”等模糊名称误导消费者。这类填充物并非真羽绒,保暖性能也大打折扣。

(照片由ai生成)

中国羽绒标准,其实比国外更严

为规范市场,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今年9月发布了《水禽丝及制品》团体标准,将容易混淆的“绒丝”“羽丝”统一改称为“水禽丝”,避免消费者误解。

而在质量标准方面,中国的羽绒服标准已与国际全面接轨,部分指标甚至更严格。据《国货潮品(羽绒服)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标准在绒子含量、清洁度、耗氧量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欧美日等地区。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国推广产品质量分级,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转向“品质竞争”,让消费者买得明白、穿得放心。

温馨提示:下次当你看到一位广东人穿着拖鞋、短裤,外面套着羽绒服——别笑,那可能是一种对寒冷最理性的回应。

(照片由ai生成)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新华社(公众号)

编辑| 吴臻责编| 林玲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时尚   羽绒服   羽绒   鸭绒   成本   中国   标准   南方人   销量   原料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