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建造业数字化升级 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收官

11月22日,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校区)举行。本届大赛以“数字赋能建造、创新传承匠心”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千余家单位参与,涵盖国企、央企、地方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为行业搭建起“政产学研赛”五维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

颁奖典礼现场。校方供图

经过形式审查、初评、复审及答辩等多轮严苛遴选,最终从近千份参赛作品中评选出金奖79项、银奖156项、铜奖214项,并揭晓备受瞩目的“卓越工程奖”2项,集中展示了我国建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作为我国建筑信息模型(BIM)领域权威的年度赛事,“优路杯”始终坚持以高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融合与人才培育。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医疗基建、水务环保、零碳建筑、航运工程、科技地产、海上光伏等多个前沿方向,体现出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全流程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能力。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卓越工程奖”候选项目展演中,六项入围作品依次进行现场答辩,呈现了一场智慧建造与数字化实践的高水平交锋。这些项目不仅在模型精度、技术集成与原创性方面表现突出,更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推动行业升级中展现出显著创新价值。

最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及其华北分公司申报的《智绘医心·筑建未来—BIM技术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扩建工程中的施工+运维数智融合实践》,以及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申报的《BIM综合应用赋能国内首个GW级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高质量建造》两项作品,凭借其在复杂场景中的技术整合能力与全生命周期应用深度,荣获本届“卓越工程奖”。

“卓越工程奖”颁奖现场。校方供图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在颁奖典礼上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校,学校近年来在智能建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商科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并依托多个市级教育平台与产业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刘学民指出,承办本届“优路杯”大赛对学校而言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紧紧围绕“数字共创向上”的主题,进一步深化BIM技术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融合应用,加强与优质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无边界”育人生态,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致辞。校方供图

本届大赛不仅是技术竞技的舞台,更是推动行业协同创新与人才共育的重要载体。赛事全程贯穿“以赛育人、以赛选才”的宗旨,构建起“政产学研赛”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在成果展示环节,获奖团队代表分享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创新的成长历程,BIM技术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数字化运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企业方则通过赛事发掘了一批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部分创新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有效解决传统基建中的协同不畅、效率偏低等行业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大赛涌现的优秀作品普遍体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行业发展方向。多数项目实现了BIM技术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其中不乏坚持自主创新、推进国产软件替代进程的典型案例,展现出我国在实现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可控、筑牢产业安全屏障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坚定决心。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建筑行业,BIM技术作为连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将持续引领工程建造方式变革,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未来,“优路杯”将持续发挥行业标杆作用,完善BIM技术创新应用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本届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晏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科技   大赛   全国   技术   工程   行业   重庆   领域   赛事   科技学院   校方   颁奖典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