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老家的木门时,门轴吱呀的声响和记忆里一模一样。只是门后再没有母亲探出头来问"回来啦",灶台上也不会飘出熟悉的饭菜香。父亲常坐的藤椅空着,椅背上搭着的蓝布衫还在,却再也等不到主人来穿。
小时候总觉得父母是不会老的。他们会在清晨的灶台前忙碌,会在黄昏的村口等我们放学,会把皱巴巴的零钱塞进我们手心。那时不明白,为何母亲总爱唠叨柴米油盐,为何父亲总在深夜对着账本叹气。我们嫌他们跟不上时代,怨他们不懂年轻人的烦恼,却忘了他们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只是为了这个家,才把棱角磨成了温厚的模样。
有次出差偶遇大雨,站在街头突然想起,从前每次远行,母亲都会把伞塞进包里,反复叮嘱"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那时总觉得多余,此刻握着冰冷的手机,才懂那些被嫌弃的唠叨里,藏着怎样细密的牵挂。成年人的世界里,再没有人会在降温时追出门递外套,再没有人会把好吃的留到过期也舍不得吃。那些无条件的包容,原来只存在于父母的爱里。
去年中秋,兄弟姐妹在微信群里商量聚会,聊着聊着就沉默了。从前这样的日子,母亲早早就开始备菜,父亲会在院子里摆好桌椅。如今各自的生活被工作和孩子填满,连凑个完整的假期都成了难事。视频里侄子指着相册问"这位爷爷是谁",突然惊觉,那些以为永远不会褪色的记忆,正在下一代的生命里慢慢淡去。
清明回去扫墓,远远望见老屋的烟囱没有冒烟。走进去才发现,堂屋的八仙桌蒙了层薄灰,母亲腌咸菜的坛子空了,父亲种的月季还在开,却无人修剪枝桠。邻居说"你们不来,这院子就真冷了",忽然明白,所谓老家,从来不是那几间瓦房,而是有父母在的烟火气。
前几日整理旧物,翻出父亲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2020年3月,女儿爱吃的草莓上市了",那是他生病前记的最后一笔。原来我们随口说的一句话,他们都会记在心上。而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总说等有空了就回家,却忘了岁月从不会等谁。
楼下的老夫妻又在拌嘴,老太太抱怨老头买的菜不新鲜,老头嘿嘿笑着递上颗糖。忽然想起父母也是这样,一辈子吵吵闹闹,却在对方生病时彻夜不眠。他们那代人的爱,藏在补丁摞补丁的衣衫里,躲在深夜掖好的被角里,融在日复一日的炊烟里,沉默却滚烫。
其实父母从不是突然老去的。是从他们开始记不清电话号码起,是从他们走路需要搀扶起,是从他们看着我们的眼神里多了依赖起。只是我们总被生活推着往前跑,忘了回头看看他们日渐佝偻的背影。
窗外的玉兰开了,像极了母亲年轻时爱穿的白衬衫。风过时,花瓣落在地上,像一封封没写完的信。原来生命里最珍贵的,从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风景,而是当下能握住的手,能说出口的爱,能陪在身边的人。
趁此刻阳光正好,给父母打个电话吧。告诉他们今天的云很好看,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认的那朵。有些话,现在说还不晚;有些人,现在爱还来得及。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