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夏天的大街上,你有没有被那些 “全副武装” 的人惊到过?宽檐帽压到眉毛,防晒面罩遮到只剩俩眼,长袍子拖到脚踝,连手指头都套着专用手套 —— 活脱脱一群移动的 “养蜂人”。十年前撑把花伞就算讲究,现在恨不得把自己裹成木乃伊。可你知道吗?有人越防晒越黑,有人晒不够得了骨质疏松,这场全民防晒大战,到底是在保护自己,还是在坑自己?
要说这股 “防晒内卷风” 是怎么刮起来的,还得从 2012 年那个被群嘲的 “脸基尼” 说起。那会儿这玩意儿刚出来时,网友笑它像劫匪面罩,可架不住真管用啊 —— 游泳时既能挡紫外线,又能防海蜇蜇。后来大家慢慢发现,物理防晒确实比涂防晒霜靠谱,于是乎,防晒装备开始疯狂升级。现在你去网上搜搜,面罩得带鼻息孔才透气,帽子得能遮到肩膀才算合格,防晒服更是玩出了新花样,连指尖都给你缝上手套,主打一个 “密不透风”。
更有意思的是防晒圈的两大流派。硬核防护派讲究 “一寸肌肤都不能露”,穿的长袍子能从脖子盖到脚面,走在街上跟武侠片里的蒙面人似的。有网友调侃:“这打扮别说防晒了,抢银行都不用换衣服。” 行为艺术派则另辟蹊径,有人把荷叶贴脸上 cos 蚊子,有人戴个猫猫面罩拍短视频,防晒效果先不说,回头率绝对爆表。有骑行小哥晒出自己的装备:“戴这个荷叶面罩,风一吹哗啦响,既凉快又防晒,就是总被路人当神经病。”
可这场狂欢背后,商家早就笑开了花。“航天级防晒涂层”“UPF2000+”“纳米防紫外线”—— 这些听着像科幻片里的词,全被印在了防晒衣吊牌上。有内幕人士爆料,所谓的 “专业检测报告”,花几百块就能买一份,UPF 数值想印多少印多少。央视之前就曝光过,有的防晒衣根本没防晒效果,反而甲醛超标,穿久了皮肤又红又痒。更坑的是那些不透气的 “闷汗款”,夏天穿出去,防晒没做好先中暑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 “越防越黑” 的怪圈。前阵子 “防晒面罩致黑” 上了热搜,不少人发现,戴了半年面罩,脸不仅没白,反而比脖子黑了两个度。皮肤科医生解释说,有些面罩材质含光敏成分,沾了汗没及时洗,反而会吸紫外线,这不就是花钱找罪受吗?还有人戴面罩戴出了一脸痘痘,“闷得太严实,毛孔都没法呼吸,防晒霜都比这强。” 一位美妆博主吐槽道。
更严重的问题藏在骨头里。26 岁的李女士最近被查出骨质疏松,医生一问才知道,她三年来夏天从不出门,出门必裹成粽子,连阳台都很少去。“人体 90% 的维生素 D 得靠晒太阳合成,你老躲着太阳,骨头能不酥吗?” 医生的话让她傻了眼。这两年医院里,因为过度防晒导致缺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还没到 30 岁,一运动就抽筋,全是阳光晒太少惹的祸。
说到底,这股防晒焦虑,还是被 “一白遮百丑” 和 “怕变老” 给逼出来的。网上天天传那个卡车司机的照片 —— 左脸常年晒太阳,比右脸老十岁,看得人心里发慌。商家们趁机煽风点火,把 “不防晒 = 变丑变胖变生病” 的公式焊在大家脑子里。可你仔细想想,谁规定夏天必须白得像纸?古铜色的皮肤难道不健康吗?
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 “天人合一” 的道理。夏天就该晒晒太阳,早上十点前、下午四点后,把胳膊腿露出来晒十分钟,维生素 D 就够了,还不用担心晒伤。有研究说,晒晒太阳还能让人心情变好,比闷在空调房里强多了。就像网友说的:“阳光又不是毒药,何必把自己活成见不得光的吸血鬼?”
当然了,也不是说防晒全是错的。正午紫外线强的时候,戴个帽子、涂层防晒霜,还是有必要的。但要是把自己裹得喘不过气,连家门口的太阳都怕,那就有点过了。毕竟,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傍晚在公园散步时的夕阳,是周末去郊外露营时的阳光,而不是永远躲在防晒衣后面的阴影。
下次出门前,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在防晒,还是在跟自己较劲?适当给皮肤一点阳光,它可能会回报你更健康的状态。毕竟,真正的美从来不是捂出来的,而是由内而外的活力 —— 就像向日葵,总得朝着太阳才能开花。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