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王雷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观礼期间的一个举动,实现口碑暴增

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里,王雷并非那个“你刷到就知道是谁”的熟面孔。

他的社交账号干净得像剧组公告栏,不拍Vlog、不玩梗,偶尔露个面,也只是宣传新剧。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位“不迎合”的演员,在九三阅兵观礼当天,凭借一连串没有修饰、没有滤镜、没有剧本的真心,让全网重新认识了他。

观众才发现,那个不常抛头露面、不炒作不作妖的中年演员,原来藏着一股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42岁的王雷,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踏实、克己和真诚,为“演员”两个字,争回了一份久违的体面。

从凌晨两点开始的“特种兵行程”

九三阅兵当天,天安门广场的清晨,比往常任何时刻都更庄严肃穆。

很多嘉宾在天亮前便已陆续到达,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请柬与现场合影,借这难得的场合留下印记。

当大部分观礼嘉宾还在发自拍晒请柬时,王雷已经坐上了凌晨两点的车,悄无声息地赶赴天安门广场,几乎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艺人。

有网友表示:以为雷军凌晨三点出发已经够夸张,没想到还有人更拼。

但对王雷来说,这不是“拼”,而是一种庄重感,一种他认为理所应当的仪式感

观礼席上,他没有站起来拍视频,也没有频繁自拍。

每当老兵敬礼、战旗招展、战机呼啸而过时,他只是默默鼓掌、悄悄拭泪。

等阅兵结束后,他又风尘仆仆地赶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当晚的文艺晚会演出。

凌晨观礼、夜晚演出,从始至终没有一句“辛苦”,只有一句:“今天,是光荣的一天。”

这个连句“祖国万岁”都写得语气平实的男人,用最低调的方式,把对国家的敬意,讲得最动人。

王雷的照片里,没有滤镜、没有美颜,有的只是满头大汗、眼角泛红的真情流露。

他说自己看到老兵方阵时眼眶湿润,是因为那些皱纹里藏着我们国家的过去,在剧场后台换装时,仍心潮澎湃,因为“正义必胜,祖国万岁”。

一张自拍,满脸汗水,一句“穿着戏服就奔到人民大会堂”,反倒比任何高端修图更有冲击力。

从字里行间能读出,王雷的这份热忱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早已刻进了骨子里的情感。

或许正因如此,观众才会纷纷感叹:原来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好演员。

真诚是生活方式

在镜头之外,王雷更像一个生活里的“老派人”。

这些年,他从《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都市青年,到《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再到《功勋》中的李延年,角色千变万化,可他骨子里那份质朴从未变过。

他会背着投影仪走进贵州的山村,为孩子们播放自己出演的红色影片。

拍农村戏,他能扎进甘肃,学方言、住土屋、和村民干农活。

演知识分子,他便泡在写字楼观察白领生活。

为了演好一位乡村老师,他把老支书的手记抄了五遍,抄到半夜三点流泪。

那份对表演的虔诚,从不只是表演,而是生活方式。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角色极致的负责,他多次被贴上“戏霸”标签。

2023年拍摄《上甘岭》时,他坚持修改剧本细节,甚至因戏份与搭档发生分歧,一度传出“演员罢演”的风波。

曾与他合作的陈宝国,也在某次采访中隐晦表达了对他掌控戏剧节奏的不满。

一时之间,关于王雷“改戏、抢戏”的争议甚嚣尘上。

可真实情况并非简单的“抢风头”。

他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是为了让整个作品更有逻辑、更有力量。

那种较真,有时会让他显得“不合群”,但也正是这种“不合群”,造就了他的作品之路。

他不是“听话”的商业演员,却是让观众放心的演技担当。

而他的这些坚持,在九三阅兵后终于找到了共鸣点。

大家不只是看到了演员王雷,而是看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眼里的庄严和情怀。

家庭与事业

除了稳定的事业,王雷的感情也同样稳如磐石。

他与李小萌的爱情故事,是娱乐圈罕见的模范夫妻版本。

2005年,两人因电视剧《大浴女》相识,彼时他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而李小萌已是金鸡奖得主。

2013年,他在李小萌的毕业典礼上单膝下跪求婚,当着全场师生说出“我们永远在一起”。

李小萌曾因看到丈夫拍吻戏心中不适,王雷得知后便主动拒绝接拍带吻戏的剧本。

不仅如此,在妻子怀孕时,他推掉所有工作,全程陪护在侧,连夜煲汤喂药。

她坐月子,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生二胎,王雷更是一边拍戏一边抽空带娃。

这些年,两人恩爱如初,鲜少在公开场合大秀恩爱,却总能在不经意中,传递出彼此的珍惜。

2022年,王雷凭《功勋》获得飞天奖,现场致谢的第一句话便是“感谢我的妻子李小萌”。

那一刻,台上台下都动容了。

王雷的生活如同他的戏路——不花哨、不喧哗,却足够真诚,足够可靠。

在一个常被标签与套路绑架的娱乐世界里,王雷以一种近乎“固执”的方式,坚守着演员最初的信仰,也守护着丈夫与父亲的身份。

如今42岁的王雷,家庭幸福,事业稳健,日子平凡却踏实。

他只是用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走出了演员这条路,也走进了更多观众的心里。

从凌晨两点的守时,到演出后的敬业,再到平日里的真实,王雷不靠任何外在技巧,也不需要热搜造势。

而这份从内而外的沉稳,正是他在九三阅兵那天出圈的真正底气。

结语

如今的娱乐圈,不缺乏会表演的演员,缺的是把情感演成生活的人。

王雷恰好做到了。

他没有颠覆自己,用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终于被世界看见。

流量会过去,热度会降温,这一次,观众记住了那个在凌晨两点就默默出发的身影。

那是王雷最真实的样子,也是演员最该有的样子。

参考资料

面对面 | 王雷:动人的角色不在于“土”或“洋”——扬子晚报

王雷晒现场观礼照: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先辈们心中的模样——红星新闻

王雷:让每一个角色都成为自己的名字——光明网

有聊|新科“飞天视帝”王雷:真正的流量是人民的检验——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娱乐   举动   口碑   没想到   王雷   演员   天安门广场   观众   滤镜   人民大会堂   两点   角色   现场   剧本   请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