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有春
5月8日上午,我们冒着密集的初夏雨水,在浙江桐庐“江南龙门湾”码头,登上“富春江2号”游船,雨中游览富春江,可谓平添三分诗情画意。
置身富春江上,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自然会让人想起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其流传;更会让人想起,那位不听天子召唤、不愿出来为官的汉代高士严子陵。
“严子陵钓台”就在富春江边,作为文化旅游景观,目前正处于维修之中,我们只能透过风雨,凭栏远望,心中不无遗憾。
东汉光武帝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政权,又将刘汉王朝的香火续上了。之后,他遇到了一件头疼事情,就是昔日同窗老友严光不听他的召唤,不肯出来做官,为他效力。
严光,又名严遵,字子陵,原姓庄,后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
据《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子陵是浙江杭州余姚人,年轻时就很出名,与刘秀是同窗好友,两人曾一道游学,他曾积极帮助刘秀起兵造反。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当上了皇帝,是为光武帝,政权仍名“汉”,史称东汉。
等到刘秀坐江山后,严子陵却隐姓埋名,来到浙江杭州桐庐境内的富春江畔隐居,著书立述,开馆授徒。刘秀深知严子陵是一位贤能之才,在自己当上皇帝后,更加思念这位昔日的同窗好友,希望他能够出来做官,大家一道享受美好生活。于是就让画师根据自己的回忆,画了一张严子陵的画像,在全国各地张榜寻找严子陵。
不久,齐国有人向朝廷上报,说在某个地方,见有一个男子,冬天披着羊裘大衣,在湖泽中钓鱼。刘秀觉得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严子陵,于是命人准备了“安车玄纁”之礼去接严子陵到洛阳来为官。使者去见了那个人,果然是严子陵,在将当今皇上的心意向严子陵表明后,严子陵根本不理睬,心想你刘秀当你的皇帝,我就做个钓鱼翁,落得个自在。就这样,前后三次,才将严子陵请到洛阳。
到了洛阳后,刘秀传令,将严光安排在京师护卫军营住下,“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供给床褥等用具,宫中管膳食的官员每天早晚供给酒食。
大司徒侯霸(字君房)与严子陵以前就认识,就派西曹属一个叫侯子道的人给严子陵捎来一封信,以表示对老朋友的欢迎。侯子道对严子陵说:“司徒大人听说先生大驾来到,本来应该早点来拜访您,无奈公务繁忙,限于朝廷有关制度规定,又不便前来亲自向您表达歉意,但他想在天黑后,亲自来拜会先生。”
严子陵躺在床上不起来,“箕踞抱膝”,把侯霸的信打开,看完后,把信札朝旁边一扔,对侯子道说:“君房这个人在我的眼中就是个白痴,今天竟然当上了三公之一的司徒,难道他还嫌官职小吗?”
侯子道连忙说:“他的职位已经如鼎之足,高得不能再高了,这一点他是十分清楚的。”
严子陵又问:“既然这样,他又派你来做什么?”
侯子道连忙再次向严子陵转达了侯霸的心意。
严子陵说:“你说他头脑很清楚,在我看来,他让你先来见我,还捎来一封信,就是一种痴傻的表现。天子前后三次派人以最高礼遇请我,我才肯来。人主我都不想见,更何况是人臣?”
侯子道从来没有见过这等耍大牌的人,但要回去交差,就请求严子陵能给他写一封回信好带回去给侯霸。
谁知严子陵对他说:“我手不能书。”于是口授,让侯子道来写。
严子陵俨然像发号司令一样说:“君房先生足下:位至三公,很好。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君房”是侯霸的字。
侯子道还在等着下文,但严子陵却不说了。侯子道嫌两句话太少了,希望严子陵再多说几句,被严子陵一顿训:“你是在买菜,要愈多愈好?”
侯霸拿到严子陵的回信后,把它封好,再呈送给光武帝刘秀。
刘秀看完信,笑了笑说:“狂奴故态也!”于是吩咐立即起驾,要到严子陵住宿的酒店看望老朋友。
严子陵知道刘秀来了,仍然躺在床上不起来见皇帝,刘秀只好走进他的房间,用手抚摸严子陵的肚皮,亲切地说:“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呀?”唉呀呀,严子陵,你为什么不肯出来帮助我做点事情呢?
严子陵又转过身,继续睡大觉,不答理刘秀。过了好一会儿才张开眼睛 ,仔细端详了一下刘秀,慢条斯理地说:“从前尧帝是那样的有贤德,巢父、许由那样的人听说要授给官职,尚且去‘洗耳’拒绝。士人各有志向,你又何必相强、迫别人出来做官呢!”
刘秀说:“严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让步呀?”没辙,说完,只好又坐上皇辇,生气地离开了。
两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首次见面就不欢而散。
严子陵见刘秀是一片诚意待己,觉得自己也不能做得太出格了,所以当刘秀再次派人接他到皇宫居住时,二人“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老友叙旧,开心无比,不觉时光之流逝,相处有好多天了。
这天晚上,刘秀趁严子陵高兴之际,突然问了一句:“朕何如昔时?”意思是说:我比起以前,在对待朋友、在做人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刘秀一心想得到老同学的好评。
谁知严子陵淡淡地回了一句:“陛下差增于往。”意思是说,你比以前稍稍有了一点长进变化。说完,便睡去了。
天色已晚,刘秀干脆也不回皇宫了,就与严子陵两个大男子汉挤在一个床上休息过夜。
大家都睡着了,严子陵还不知不觉地把脚搁到了刘秀肚子上。
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说:“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厉害得很,情况十分危急”。
光武帝刘秀听了,笑着说:“朕与故人严子陵同床共卧也!”
刘秀拟任命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严子陵不答应。
在皇宫待了几日,严子陵还是回到了浙江杭州的富阳县,在富春山下耕种,在富春江边钓鱼,以此为生。后世尊称富春山为“严陵山”,称严子陵在富春江的垂钓处为“严陵濑”,其垂钓蹲坐之石为“严子陵钓台”。
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曾再次请严子陵出山,到朝廷为官,但还是被他拒绝了。就在那一年,严子陵去世,享年80岁。后葬于富春山。
光武帝刘秀闻讯十分伤感,下诏当地郡县,赐钱百万、粮食千斛,以表达对老朋友悼念和对其家属安抚之情。刘秀叹道:“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严子陵与刘秀是一种特殊的故旧关系,可能双方相互之间了解太深,加之各人兴趣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严子陵与刘秀这种特殊的天子与庶民关系。
唐代李白《古风》诗曾赞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宋代范仲淹曾撰有《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
余今来斯,泛舟江面,亦吟诗一首以志。其诗若曰:
富春江水绿如蓝,
两岸青山相对看。
烟雨朦胧百舸竞,
千古流芳高士赞。
束有春
2025年5月10日于金陵四合斋
束有春,文学硕士,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文化学者。先后在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博物院、原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任教、任职。《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