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彩节气】护眼之道与自然节律的智慧

小暑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7月7日或8日到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来看,小暑时节正值"三之气"(少阳相火主气)与"四之气"(太阴湿土主气)交替之际,气候表现为“湿热交蒸”的特点。

一、小暑来袭,眼睛健康面临哪些“隐藏危机”?

(一)暑热伤津致干眼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眼睛的滋养依赖于体内津液的濡润。暑热之邪侵袭人体,大量津液随汗液流失,眼部得不到充足的津液滋养,就容易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二)湿热蕴结引眼疾

中医经络理论来看,眼睛与全身经络相连,小暑期间,除了高温,还伴多雨天气,形成湿热交蒸的气候环境,湿热之邪可循经上犯于目。湿热蕴结于眼部,可导致眼部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眼红、眼肿、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麦粒肿、睑缘炎等眼部疾病。

二、小暑时节科学防护,为健康精准“导航”

(一)科学饮食,解暑祛湿

小暑饮食当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冬瓜、黄瓜等,既能清热解暑,又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此外,也可适量食用薏米、红豆、茯苓等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同时避免过多食用冷饮和冰镇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二)科学防护,保护眼睛

1.防晒护眼:外出时佩戴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2.保持眼部清洁:定期清洁眼部,避免用手揉眼,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3.适度用眼: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的地方,持续20秒。使用电子产品时,调整屏幕亮度和色温,以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三)补充水分,防脱水

小暑期间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也可适量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消暑饮品。注意补充电解质,如钠、钾等,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四)合理作息,增强体质

1.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建议睡7-8小时。

2.适当运动锻炼: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小暑时节,科学防护是保障眼健康的关键。通过科学饮食、合理作息、科学防护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眼健康精准“导航”,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夏天。


中医护理门诊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于2018年7月正式开诊,为北京市示范中医护理门诊,现有出诊专家15人,主要由高级职称的护理专家及全国(北京)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组成,为患者提供集健康咨询、专科护理干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情志调护、慢病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为门诊及出院患者提供连续、规范、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同时为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开设黄昏门诊,解决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白天就医难得的问题。

中医护理门诊基于中医脏腑理论和经络学说,围绕眼科全生命周期,结合患者体质,通过辨证论治,在眼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杂症防治以及耳鼻喉、妇科等常见病中发挥作用。目前开展的特色项目包括:雷火灸、耳穴压丸、梅花针、皮内针、刮痧、拔罐、走罐、刺络拔罐、穴位放血、中药局部熏洗、中医定西透药等30余项。

就诊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楼东区中医护理门诊

就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9:00

周六、周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养生   节律   节气   智慧   自然   小暑   中医   门诊   眼部   湿热   眼睛   津液   科学   时节   经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