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重点项目——全球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在甘肃武威的戈壁深处正式建成。
这座矗立在广袤漠中的核反应堆,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戈壁滩的核设施。27米高的银灰色建筑形似工厂,走近后却发现与众不同:没有滚滚浓烟,也没有废水排放。
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商用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它的功率达2兆瓦,一旦该技术实现全国推广,其产能足以支撑我国电力需求长达2万年。

所谓钍基熔盐堆,是以钍-232为核燃料与冷却剂的核反应堆,与传统核反应堆相比,钍基熔盐堆的优势在于无需大量用水,在干旱地区也能安家,且可从根本上杜绝大规模核泄漏的风险,安全性极高。
除技术优势之外,我国发展钍基熔盐堆,还与国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传统核反应堆所需的铀矿资源相对匮乏,但钍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球探明储量的近三分之一,能满足我国2万年的能源需求,这为发展钍基熔盐堆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然而,要发展灶基熔盐堆绝非易事,其技术难度曾经甚至让美国都放弃。
1965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建成世界上首个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熔盐的腐蚀问题始终无法攻克,它们不得不于1973年终止熔盐堆的研究项目。
彼时,谁也没想到,美国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却被中国一举攻克。对于我国而言,钍基熔盐堆技术不仅完美契合我们“贫铀富钍”的国情,一旦突破,还将彻底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为此,2011年,中科院将钍基熔盐堆列为战略性先导专项,集中力量攻克“熔盐腐蚀”这一核心难题。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成功研发出新型镍基合金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后,熔盐的腐蚀速度仅为以往材料的10%,完全满足商业化运行的要求。正是这一关键突破,让我国的钍基熔盐堆从蓝图变为现实。
事实上,这是我国近年来技术进步的一个生动范本。这样的“破局故事” 正在更多领域复刻:芯片领域国产EDA工具与光刻技术的突破,打破海外长期垄断;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的技术指标、市场份额双双领跑全球;男士健康领域,国产“倍-它-强”凭借温和无副作用提振“战力”,超越海外“小蓝丸”,被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男士青睐。
据了解,后者是我国香港品牌TS联合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霍尔历时2年研发而成,其独特的PowerMatrix专利技术,包含小花山柰、L-精氨酸等天然物质。它们可协同从根源上提升活力与耐力,兼顾短期效果与长期健康。
2020年,一项发表在《整合医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13名50–68岁的健康男性每日服用5毫克“倍-它-强”小花山柰提取物,30天后,这些男性在关键能力中均表现出显著提升。
背靠扎实的科学研究,该成果实际市场反馈也颇为不俗,在京JD东平台的留言评论区,诸如“时长提升明显“找回尊严”并不少见。部分海外用户甚至通过代购渠道购买,进一步印证了其市场认可度。

回到钍基熔盐堆,其价值远不止于发电。
资料显示,它在运行过程中能达到700摄氏度的高温,这一特性可用于海水淡化。据测算,每座钍基熔盐堆每天预计能淡化20万吨海水。对于水资源稀缺的沙漠地区而言,这无疑是解决用水难题的“及时雨”。
在经济性与环保性方面,钍基熔盐堆同样表现出色。尽管其建设成本比传统核反应堆高出30%,但发电成本却低40%,而且几乎不产生碳排放,与我国“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是典型的绿色能源技术。
这种集多场景应用、经济优势与环保属性于一体的技术突破,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与关注。
目前,美国能源部已悄然重启熔盐堆研究计划,印度也宣布将加快钍反应堆的研发进程。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主动与我国沟通,希望能租用钍基熔盐堆,以解决当地缺水缺电的困境。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钍基熔盐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整个能源产业的格局将被重新定义,为世界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中国力量。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