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巴以风云激荡,加沙再次告急。
连天的战火、破败的建筑以及惊慌失措的民众等,仿若只该出现在灾难片里的场景,却是此时此刻加沙人民正在经历的苦难。
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加沙的现状无疑是残酷的。
但若仔细研读史书却不难发现,如今加沙乃至整个巴勒斯坦经历着的一切,千百年前也曾在我国上演过,这话要从何说起呢?
2025年8月19日是世界人道主义日,但在这本该缅怀因人道主义事业而牺牲的工作人员的日子里,加沙地区却爆发了新一轮的人道危机。
事实上,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500多位人道主义援助人员遇害,受伤、被扣以及遭遇绑架的工作人员更是不在少数。
以军对国际人道救援工作者都如此无所顾忌,对加沙民众就更不可能留情了。
据以色列2025年9月17日发表的声明,此前两天以军共打击了加沙地带的百余处战略目标。
落点不定的炸弹和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加沙民众惊慌失措,纷纷绝望地逃往城外,仿佛唯有逃离只剩残垣断壁的家乡才能活命。
一边是加沙人间炼狱般的惨状,另外一边,以色列国防部长却在9月16日往社交平台发了一句“加沙正在燃烧”。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人民多次被逼入如此绝境,亲自策划屠戮的刽子手之一竟是这般轻飘飘的态度,着实让人恼火。
但更让人胆寒的是,在国际社会的多方谴责下,以方依然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们的目标不仅在于加沙,对此联合国和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平的有关方都深感无力。
毕竟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双方积怨甚深,国际社会绞尽脑汁也无法让双方握手言和,只能眼看着巴以在过往矛盾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添新仇。
9月5日,加沙一栋建筑遭以色列空袭
其实如果逐本溯源,如今聚居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建立以色列的犹太人历史上也曾和平共处过。
这一切还要从1516年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说起。
彼时巴勒斯坦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外来的犹太商人在巴勒斯坦也颇受优待。
时间一长,在欧洲遭受宗教迫害的犹太人纷纷迁往巴勒斯坦谋生。
此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大肆购置土地,人口数量在短短几十年间暴涨了3倍有余。
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人对懒得遮掩野心的犹太人深感忌惮,双方关系由此恶化。
加之奥斯曼帝国后来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犹太和阿拉伯又逐渐衍生出了地盘争端,这也为当前激烈的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
巧的是,类似的事在我国古代也曾上演,最终结果如何?
2025年9月,巴以再起冲突,加沙随之告急,这场冲突的根源为何与中国历史相似?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史书记载中也不乏民族矛盾导致的动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胡乱华。
与奥斯曼帝国后期类似,西晋统治阶层内部权利倾轧十分严重,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因为统治阶层的昏庸无道聊胜于无。
匈奴、鲜卑等五个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外族铁蹄在中原攻城掠地、欺男霸女,以至于今人提起五胡乱华时仍唏嘘不已。
然而外族的欺压非但没让中原人逆来顺受,反而激起了汉人共同抵御外族的斗志。
纵然最终重整北方的是鲜卑拓跋氏,但北魏政权建立后,却是通过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才稳住了混乱局面。
比起残酷镇压汉人的元朝,北魏显然更胜一筹。
否则同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偏安北方的北魏怎能比一统中原的元朝国祚更长。
不仅如此,即使是大唐王朝,后期同样疲于应对少数民族的野心。
要知道,挑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都是胡人。
安禄山谋反战事图
唐末政权衰微时,周边少数民族的蚕食更是加速了大唐的落幕。
虽然中国古代的民族矛盾属于内政问题,而如今的巴以冲突属于两国相争问题。
但这些史实足以佐证,若不妥善处理民族纷争,定然会让国本不稳、百姓遭殃,正如巴勒斯坦当前经历的一切都缘起于此。
且更重要的是,处理民族问题时,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内部一定要统一团结,也必定不能如巴勒斯坦之前一样,引狼入室。
老话说得好:“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如今以色列疯狂进攻加沙,不顾平民存亡的恶劣行为,终有一天要恶果自尝。
且看近些天西方多国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盛况,就可预测以色列再执迷不悟下去,恐怕迟早要走到孤立无援的穷途末路。
那么过往国际社会无法调停的巴以冲突,如今真能因为欧洲诸国的态度转变迎来转机吗?
如今巴勒斯坦经历的一切,仿佛正在重演我国史书所述之事,但又因所处时代不同暗藏其他可能,此事的转机究竟在哪呢?
据2025年9月24日最新消息,联合国已有157个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五常中也只有美国还冥顽不灵地支持以色列,不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合法地位。
别看巴以冲突似乎只是民族矛盾引起的局部冲突,但有碍于部分第三方国家的干涉,如今巴以冲突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战场与参战双方。
当然这里提到的第三方国家并不单指美国,最早插手此事的其实是英国。
1917年10月,英国政府通过发表《贝尔福宣言》,展现出了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
但是即便一战后英国设法拿到了约旦河两岸的控制权,亦无法让坚决维护本民族利益的阿拉伯人眼看着外族人在自己的家园建国。
直到1947年,巴勒斯坦地区才在联合国的强势干涉下,必须有犹太人的一席之地。
而且比起背靠大树的犹太人和以色列,世代生活于此的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反而更难建国。
这主要是因为,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均对巴勒斯坦的遭遇视而不见,以色列愈发懒得遮掩其穷兵黩武的本性。
几十年里,以色列多次突袭巴勒斯坦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导致中东局势数次动荡,惹得周边国家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直至近些年,英国、法国等欧洲强国有意与美国抗衡事情才迎来转机。
换言之,在巴以冲突中不再盲从美国,正是英法等国展示自主立场的机会。
更何况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后,因以色列穷兵黩武,加沙地带多次陷入人道主义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即便参与调停的各方背地里难免有小算盘,但大部分调停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巴以和平停火,这于饱经战乱之苦的加沙民众而言便足够了。
最后希望“两国方案”能早日成为现实,无论如何,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的人间惨剧都该尽早落幕。
参考文献:
观察家 | 巴勒斯坦,为何成纠葛之地,上观新闻,2023-10-13
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放话战争目标“不仅限于加沙”,国际在线,2025-09-23
张灏,于文.以色列坦克攻入加沙城[N].环球时报,2025-09-17(016).
张涛. 浅析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夷夏观[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449.
李宏.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J].群文天地,2012,(03):70-71.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