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界再爆雷?集团负债千亿!前董事套2千万跑路,在机场被带走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中国的房地产又有“大瓜”,绿城集团背上了3943亿元的总负债,这让被套的股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

然而随着前董事长张亚东在香港国际机场被拦截的事件被曝出,再次将这家房企推向了舆论风口。

张亚东这是要携款逃到国外吗?绿城集团又发生了什么?

权力博弈

张亚东作为前大连副市长,此前在大连市政府和城建系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商资源,但房地产开发经验有限。

但他还是在2018年空降绿城并被寄予“政商协同”的厚望,却逐渐形成独立王国。

于是上任后,张亚东迅速推行“5912”高周转战略,要求项目5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12个月现金流回正。

2024年中,他秘密联合二股东九龙仓,试图引入战略投资者稀释大股东中交集团股权,甚至擅自将多个优质项目股权低价转让给关联方。

从2018年的2.1个月压缩至2024年上半年的1.7个月,销售转化率达到63%。

这一策略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得益于中交集团的资源支持,绿城解决了土地储备不足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销售额从2018年的1564亿元激增至2021年的3509亿元,行业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6位。

2022年至2023年,绿城斥资529亿元拿下多宗高溢价地块,包括上海徐汇区每平方米13.1万元的“地王”和杭州江湾新城溢价28.5%的地块。

这些地块在市场高位时看似优质,但在2022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后,迅速成为沉重负担。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价持续下跌,高价地块的土地减值导致绿城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显著增加。

2024年,绿城总负债达到394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65%,有息负债137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65%。

高额利息支出侵蚀了利润空间,毛利率从2019年的24.7%降至2024年的13.1%,净利润从44.69亿元暴跌至15.96亿元,净利润率仅1%。

“控股不控权”的局面引起中央巡视组关注,2024年底巡视组点名批评中交集团,要求立即整改。

权力博弈的直接后果是管理层动荡,2025年3月张亚东突然辞职,随后董秘尚书臣、党委书记李森等亲信接连失联,直接引发市场对绿城的大规模质疑。

中交集团紧急启动内部清理,涉及千亿资产重组及高层追责,张亚东作为“中交系”代表人物首当其冲。

这种混改中的控制权争夺,暴露出制度监管的漏洞,也让股民深受其害。

资本暗涌:高管套现与跨境转移

张亚东的突然离职与套现行为充满疑点,2024年11月,他通过两次减持绿城股票套现2478万港元,账户资金足以支撑其海外生活。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离职前曾多次通过海外账户转移资金,涉及金额未公开但已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5月,张亚东在香港国际机场准备登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时被工作人员拦截,拦截过程持续约11分钟,他最终被带走调查。

尽管具体原因尚未公开,但这种“离职即跑路”的套路,与海航集团陈峰案如出一辙,后者2021年在机场被拦截,最终因职务犯罪获刑12年。

事件曝光四天后,相关部门直接发文强调“盯紧离职高管资产转移”,释放出强烈信号,这让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张亚东的拦截事件可能成为完善离任审计与跨境资金监控机制。

刘成云接任

面对困局,2025年3月27日,中交集团委派刘成云接任绿城中国董事长,他是中交集团资深高管,曾主导中交地产的重组,展现出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面对绿城3943亿元的巨额负债和1%的净利润率,他的任务异常艰巨,于是他提出了“安全优先、优化存量”策略,暂停非核心城市拿地,集中资源化解债务。

为了重塑市场信心,刘成云承诺不领取薪酬,而且绿城手中仍有优质土地储备,特别是在杭州和上海等地,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

换帅初期,绿城股价下跌6%-9%,反映市场对战略不确定性的担忧,但长期看,中交的信用背书助力绿城融资,2025年2月成功发行5亿美元高息债,成为近两年首家中资地产美元债发行人。

然而,刘成云仍需解决 2000 亿元存货中的 500 亿重难点项目,并平衡产品溢价与央企管控要求。

刘成云需要在确保项目交付的同时,优化债务结构,缓解短期偿债压力,但最终能否带领绿城走出困境仍需时间验证。

绿城中国的困境是房地产行业整体危机的缩影,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跌至9.74亿平方米,创2009年以来新低。

前100强房企中,超40家出现债务违约,债券违约余额达855.5亿元,占全部违约余额的79%,高杠杆模式的脆弱性在市场低迷时暴露无遗,绿城的高负债策略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因此,对绿城而言,唯有回归“品质+稳健”的发展逻辑,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存活。

结语

这场发生在香港机场的拦截事件,不仅是张亚东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转型的警示。

当资本的狂欢退潮,留下的不仅是千亿债务的烂摊子,更是对企业治理、行业监管与市场规律的深刻反思,绿城的未来,或许将决定着中国房企在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中华网财经2025-7-2关于《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

原文记载于界面新闻2025-3-27关于《“体制内”出身的张亚东辞任绿城掌门人》

原文记载于第一财经2025-4-2关于《绿城中国净利润腰斩,中交系刘成云空降能否破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董事   集团   房产   债务   中国   地块   溢价   市场   政商   事件   项目   原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