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求情也不管用,中国不买了,订单归零,美国大豆恐烂在地里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的美中大豆贸易局势,已经彻底翻篇。

往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700万吨大豆,今年却订单归零

特朗普三次亲自出面“求情”,却连一船都没能卖出去。

与此同时,中国从南美订购了1200万吨,战略储备高达4500万吨,国内产量也创下新高。

随着美国中西部农民的呼救视频在TikTok疯传,大豆滞销、价格暴跌、贷款难还、农场濒临破产的现实,被一帧帧画面呈现在世界面前。

2024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超过700万吨大豆,这是当时创纪录的采购量。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2025年9月,中国没有向美国提出任何大豆采购请求。

美国农民的愤怒与绝望,最早在8月便已显现。8月14日,中国宣布从南美订购了800万吨大豆,并计划10月再购买400万吨。特朗普一再游说,想要中国“回心转意”,却被明确拒绝。中方表示将不再购买美国大豆,哪怕价格再低,也不会回头。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吃过亏的中国,这一次准备得极为充分。

不仅提前锁定了巴西的长期供应合同,还将自己的大豆战略储备提升至4500万吨,国内产量更是预计达到21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在粮食安全这个全球性议题上,中国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单一国家身上。

而美国方面,焦虑却在迅速发酵。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在8月19日发出公开信,直言产业已站在悬崖边缘。

他的农场预计将亏损15万美元,来自阿肯色、肯塔基的农民们也纷纷发声,甚至有人在会议现场情绪失控,眼泪止不住地流。

他们曾是特朗普最忠实的支持者,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货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无人问津。

9月6日,肯塔基州农民代表在会议中控诉现实:洪水、禽流感、化肥机械等成本上涨30%,多重压力叠加,许多农民已无力再种下一季。

曾经被视为“稳定出口”的中国市场,如今被彻底关闭。美国大豆价格比三年高点下跌40%,而成本却一路上升。

9月7日,美国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每年仍需进口1亿吨大豆,但早已不再依赖美国。

巴西2025年3月出口至中国达1570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1%,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美国的大豆只是烂在地里,找不到买家。

特朗普的政策失误也在此刻被彻底揭开。

他押错了中美大豆战的筹码,如今不仅未能争取到中国市场,甚至连美国农村的基本盘也开始动摇。

444个农业依赖县中,曾有超过77%的选票投给他,但现在,这些“红脖子”农民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

9月9日,一段农民哀求特朗普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拉格兰德在TikTok、CNN等平台公开发声:“我们的大豆没人买了,中国零订单,我们完了。”这句话迅速引发共鸣,一时间,大量农民转发视频,评论区充满了焦虑与愤怒。

美国农业每年为GDP贡献9.5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的18.7%,大豆更是支撑了超过23万个就业岗位。

然而如今,这一切因中美关系的紧张和中国采购策略的转变而濒临崩溃。

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

中国并未如美国所预期地“非买不可”,而是通过巴西、阿根廷等国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同时提升自身生产能力、完善储备体系。

这一系列操作精准高效,使得中国在大豆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主动权。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面临的困境远不止大豆。

玉米价格比2022年下跌超过50%,大量农产品滞销,农场主贷款难以偿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种地还不如弃耕”的现象。

农民的愤怒不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对政策失误最真实的反映。

2025年,美国预计将迎来历史第六大丰收年,但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这将成为“丰收的灾难”。

大量大豆可能不得不以低价抛售,甚至直接报废。农业经济危机已不是假设,而是现实。

中国的立场异常坚定。在经历了2018年贸易战的痛苦经验后,早已意识到不能再将农产品命脉交由敌对国家掌控。

除了加大南美进口,中国还在东欧、东南亚等地区积极寻找替代资源,俄罗斯虽然曾有承诺,但因为政策、战争与运输成本问题,2024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减少一半,仅占0.6%。中国对这种不稳定性早有预判。

而在全球博弈的格局中,大豆只是表象。

中国通过大豆贸易调整,真正实现的是对美贸易反制的战术升级。

军事、科技、资源等领域的配套发力,让中国在谈判桌上更具底气。

三轮中美谈判历经波折,关税延迟90天后再次延迟3个月,显示出美方的被动与焦虑。

巴西的角色也不容忽视。

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巴西不仅具备高产能力,还拥有强大的铁路与港口运输体系。2024年出口至中国的大豆量达到创纪录的1570万吨,占据中国市场71%。

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战略调整已经完成。不再依赖美国,不再被人“卡脖子”,而是在全球供应链中自由穿梭,随时根据市场与地缘政治变化进行快速响应。

美国曾以为中国“嗜吃大豆”,却未料到中国已能“何不食肉糜”。

一场大豆贸易战,让美国看清了自身的脆弱,也让特朗普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彻底破产。

如今,美国农民的哭泣还在继续。

农场贷款违约率上升,农业保险理赔激增,小镇银行面临挤兑风险。

而特朗普却在竞选集会上继续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却无法为农民解决最现实的出口订单问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中国赢得了主动,美国则陷入被动。

特朗普的求情,不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

中国不买了,美国的大豆,恐怕真的要烂在地里了。

来源:“收获季已至,最大买家中国却未下一单”,美大豆协会主席再次警告:形势极其严峻

2025-09-10 21:20·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英媒:中国进口商锁定巴西进口大豆,美大豆出口商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机会

2025-08-14 18:37·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美国   大豆   管用   中国   订单   农民   巴西   南美   中国市场   兰德   农业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