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讲到,关原战败后,宇喜多秀家在家臣(含前德川家臣本多政重)护卫下逃出战场,借政重身份威慑躲过“落武者狩”。
宇喜多秀家潜行至京都后解散家臣,经海路逃亡萨摩岛津家。
岛津氏提供庇护近两年(1601-1602),但最终为换取德川家康对萨摩领地的安堵,于1602年底将秀家父子引渡。
但是经豪姬娘家前田家河岛津家斡旋,家康免其死罪,改判秀家与二子流放八丈岛(1606年),成为该岛首位官方流人,五名家臣自愿追随。
至此宇喜多氏作为战国大名的历史终结,其57万石领地被改易(封给倒戈的小早川秀秋),一族也在八丈岛开启了流放生涯。
作为曾经名门贵族的他们在八丈岛将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宇喜多一族又是如何在孤岛繁衍260余年的?他们是否等到了江户幕府的终结?
大家接着往下看!
八丈岛是位于本州岛侧以南287公里,御藏岛东南偏南约75公里海上的一座小岛,整岛是由东山和西山两座火山连接的西北-东南14公里、东北-西南7.5公里的葫芦型岛屿。
八丈岛地形
因为纬度和琉球列岛差不多,所以气候大差不离,比流放虾夷和奥羽的流人要舒服一点。
和其他孤悬大海的孤岛不同,作为伊豆列岛的一部分,八丈岛在绳文时代的时候便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和遗址,平安时代保元之乱后,源义朝的弟弟源为朝被流放到伊豆大岛,后来受到朝廷讨伐。
镇西八郎源为朝
力战不敌的源为朝最后渡海来到八丈岛自杀身亡,他的庶子二郎丸在八丈岛建立了宗福寺祭祀源为朝,这一支源氏子孙自称“源家”在八丈岛繁衍生息,德川家康在庆长7年(1602年)还下令制作了源为朝的铜像供奉。
所以八丈岛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种荒无人烟的孤岛,而是有一定社会结构的远岛。
但你要觉得流放到这里是什么很舒服的事那就错了,因为这是一座火山岛,而且还是活火山,据说官方记录的最后一次喷发是在庆长11年(1606年)1月,正好是宇喜多秀家一行人上岛两个月之前,所以刚到这个地方的秀家生存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
不过宇喜多秀家也不是一般人,他虽然和俩儿子在八丈岛过着流放生活,但是还有老婆和旧臣接济,加贺前田家和成为幕府旗本的旧臣近藤氏、花房氏经常给他送来物资维持生活。
同时以花房幸次为首的宇喜多旧臣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解除秀家的流放,让其返回大陆生活,但是一直没能成功。
在秀家被流放到八丈岛后的时间里,德川家康开创幕府成为了新的天下人并且对丰臣家举起了屠刀,宇喜多家改易后,以明石全登为代表的不少宇喜多旧臣在大坂之阵中,作为丰臣家的一员和幕府军血战到底。
大坂七将之一的明石全登
而秀家却只能在孤岛上坐看风起云涌,无力对局势产生任何影响。
据说在一切都已大定的元和2年(1616年),幕府解除了秀家的刑罚,小舅子前田利常建议从前田家领地分给秀家10万石,让其复兴家名回归大名地位,但由于秀家本人对丰臣家的忠诚,不肯侍奉德川幕府,最终还是婉拒了。
在此期间,宇喜多秀家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相继元服,秀家一改以往宇喜多氏“家”字的通字,分别为儿子取名为宇喜多秀高和宇喜多秀继,之后历代宇喜多家主均以“秀”字为通字。
秀吉赐予秀家的这个“秀”字,他传给了子孙,堪称最后的丰臣忠臣。
另外因为其高贵的身份,要比其他流人更受优待,经常被八丈岛领主的源家邀请,留下了享受宴会的记录,两家关系非常好,因为源家兼任宗福寺的住持,这座寺院之后也成为了宇喜多家历代家主的菩提寺。
八丈岛宗福寺
而从豪姬老家加贺藩每年都会送来的白米70袋和金子35两的援助,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后的明治2年(1869年)宇喜多家被赦免为止。
此外还有一些军记物如《明良洪范》《浮田秀家記》《兵家茶話》记载了秀家在八丈岛的生活片段,比如福岛正则的家臣因为暴风雨退避到八丈岛修整,结果碰上了宇喜多秀家,还给了他酒喝。
然后八丈岛上的代官请他吃饭,他只吃了两碗,剩下一碗被他捏成了饭团打算带回家给家人吃等等,总之曾经喜好奢靡的贵公子在八丈岛成为了孤岛老农……
据说秀家在岛上度过了50年,一直活到明历元年(1655年)11月20日才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此时已经是江户幕府第4代将军德川家纲的治世,他成为了参加关原之战的大名中活得最长的一个,成功熬死了所有对手和朋友。
宇喜多秀家死后,墓地葬在了八丈岛的稻场墓地,根据《秀家卿木像躰中記》的记载,他死前留下的辞世词为:
三菩薩の種を植けんこの寺へみどりの松の一あらぬ限りは
纵观宇喜多秀家的一生,会发现他确实是个比较单纯和纯粹的人,因为受秀吉的庇护长大,而且被提拔重用,所以对秀吉的恩德极尽回报,倾宇喜多家之力协助秀吉统一天下,征战朝鲜也毫无怨言。
在关原之战中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守护丰臣家梭哈入局,是西军中出兵人数最多,在关原打的最卖力的大名,战败之后也没有选择投降德川保存家名,而是希望继续抗争东山再起,哪怕被流放孤岛也拒绝臣服德川。
以至于石田三成评价他,对于备前中纳言不需要使心眼子也不需要用封赏吊着,只需要告诉他怎么做就行了,他会拼尽全力去完成。
可以说他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作为秀吉犹子的成分要远远大过宇喜多家家主,他的表现让秀吉一众养子和犹子汗颜,甚至可以说是秀吉的干儿子们唯一汇报了秀吉恩德的人。
而且说来也是感慨万千,他老爹宇喜多直家是出了名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结果反倒生出了一个至性至情的纯直儿子,多少有点基因突变了。
如果大坂之阵的时候,他能够像真田幸村一样逃出八丈岛,来到大坂城代替秀赖成为丰臣军的总大将,以他秀赖义兄+前五大老之一的威望和军事才能,压服大坂城中的浪人和丰臣家臣,弥合两方矛盾应该不成问题。
丰臣军也很大可能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毫无章法的四处出击,最后坐困孤城,历史的演变可能会大不一样。
只能说历史没如果,他可能对不起开基创业的父亲宇喜多直家,也对不起因他选择而改易失业的家臣,对不起被迫和他分离的妻子豪姬和一起流放八丈岛吃苦的儿子。
但他是绝对对得起秀吉对他的庇护、爱护和期望的。
宇喜多秀家死后,因为幕府经常把犯罪的人流放到八丈岛,为了和其他流人区分,宇喜多氏子孙这一支被称为浮田流人。
就这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宇喜多氏子孙也开始在这个小岛开枝散叶。
前面有说到,跟随秀家一起被流放的还有两个儿子,长子孙九郎元服之后取名宇喜多秀高,次子小平次元服之后取名宇喜多秀继,两人成为了岛上浮田氏族人的共祖。
先说说宇喜多秀高,据《青栗园随笔》记载,宇喜多秀高等人到八丈岛之后成为农民,分为十多家生活,从加贺藩那里每年都会收到70袋大米和70个装着钱、衣服和日用物品的葛笼。
作为家主的宇喜多秀高负责分配这些物资,宗家拿着12个,剩下的一个接一个地分发给其他家,而通过加贺藩送物资的船,秀高还能和母亲豪姬、祖母芳春院有书信往来。
根据《八丈实记》记载,秀高成年后娶了代官奥山忠久的女儿,和老婆一起生活,但根据《宇喜多中纳言家系》记载,他又娶了三根村彦七的女儿,可能是续弦,生下了长子太郎助宇喜多秀正。
不过根据他和祖母芳春院的书信来看,宇喜多秀高晚年似乎患上了精神类疾病,境况很不好,在庆安元年(1648年)8月18日,在父亲之前因食伤去世,享年58。
宇喜多秀高的儿子宇喜多秀正这一系成为了宇喜多氏的嫡流宗家。
而宇喜多秀家的次子宇喜多秀继生平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成年后在八丈岛做过医师,为岛民看病,另外他的乳母爱向金泽的加贺前田家提出过申请,希望每年能获得玄米百袋和各种生活物品的物资支援,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条件应该是比较差的。
他在明历3年(1657年)去世,享年60岁,生下了秀津、继治、继善等儿子,这些子孙作为庶流改用浮田苗字以和宗家作区分。
宇喜多氏繁衍成了包含宗家在内被称为宇喜多七家的庞大家族。
说回宗家,由于宇喜多秀高死在了老爹前面,所以宇喜多秀家过世的时候,继承宗家家主之位的是秀高的独子宇喜多秀正,他和父亲不同,是出生在八丈岛上的一代人,对于宇喜多家过去的荣耀毫无印象。
他元服之后,他娶了优婆夷宝明神社神职人员也是他亲舅舅奥山忠次的女儿马斯,育有2男1女,长子宇喜多秀亲继承了宗家家主的位置,次子浮田正忠开创了分家。
宇喜多秀亲之后,宇喜多一族的生活应该有了不错的改善,因为他在元禄17年(1704年),制作了曾祖父宇喜多秀家的木像,还在其胎内收纳秀家、秀高、秀正的和歌亲笔以及法名,安置在宗福寺供奉。
有余力祭祀祖先,说明宇喜多家开荒的新田有了稳定的产出才能不用为温饱劳作。
但是很快一场大祸也将接踵而至,正德2年(1712年),一些因暴风雨袭击的船漂流到了八丈岛避难,结果船员里有感染天花的,直接引起了岛内的天花肆虐,在岛内造成1000多人死亡。
宇喜多7家也未能幸免,孙九郎家、忠平家、半平家、半六家、半七家、次郎吉家、小平治家中,以宗家的宇喜多秀亲为首,浮田正忠(浮田忠平)、浮田秀心(浮田半平)、浮田继荣(浮田半六)、浮田继真(浮田半七)等5家家主也全因天花去世,宇喜多一族差点冚家铲。
宇喜多秀亲因天花过世之后,他的儿子宇喜多秀保继承宗家家主之位,继续和奥山家联姻,但是没生出儿子,于是从分家浮田半平家迎入了养子宇喜多秀德。
在宇喜多秀德时代,八丈岛又遭难了,明和年间八丈岛遭遇大饥荒,整个岛上出现了很多饿死者,光纪录的就有733名饿死者,幸存下来的不到400人。
宇喜多一族肯定有受影响,但是他们家有加贺藩每年的大米支援,应该没有饿死人。
另外这个宇喜多秀德也没生下儿子,只得继续从分家过继养子,最后家主的位置由养子宇喜多秀美继承,他没什么事迹,但是在他的儿子宇喜多秀邑时期,叹息住在八丈岛的宇喜多一族作为曾经的命门却没有家谱,遂调查了旧记,整理出了宗家和分家的家谱。
到秀邑的儿子宇喜多秀监的时候,万恶的江户幕府终于倒台了,宇喜多氏得以离开被流放二百六十余年的八丈岛,再次回归大陆。
明治元年(1868年),统治日本二百六十余年的江户幕府崩塌,明治新政府成立,根据明治政府的赦免令,宇喜多一族的流放被赦免。
流人赦免状
关于是继续留在八丈岛还是趁此良机返回大陆,宇喜多一族和当初陪同的家臣后人聚在一起做了商讨,一共二十家中有12家选择留在八丈岛。
随后在明治3年(1870年)8月11日,宇喜多7家和当初陪同秀家一起流放八丈岛的家臣村田家1家,共计71人从八丈岛启航,第一次返回大陆。
为了安置这批宇喜多族人,前田氏在板桥的前田家下屋建造了长屋来安置,宇喜多一族接受了来自前田家衣食住的全面安排。
加贺藩在板桥的下屋敷
同时明治政府也在明治6年(1873年),由明治天皇赐给宇喜多一族在板桥19900坪左右的宅地,并从前田家得到1000两黄金的资金支援,由宇喜多7家·村田家分配,投入农业生产以维持自立。
之后宇喜多家的后人就一直居住在东京,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回到了八丈岛负责维护祖先埋葬的菩提寺,还在八丈岛立起了宇喜多秀家和豪姬的石像。
现任宇喜多家的家主是15代当主宇喜多秀臣,他作为宇喜多氏的后裔经常出席相关活动,比如在冈山城筑城400年仪式的时候被冈山县邀请出席。
另外,在2009年10月25日,他出席了宇喜多堤筑堤420周年纪念事业中历史学家的纪念演讲,早岛町邀请冈氏、花房氏、千原氏、金光氏等宇喜多氏旧臣的后裔陪同他一起出席。
出席宇喜多秀家镇魂祭的宇喜多家15代家主宇喜多秀臣(右)和加贺前田家19代当主前田利宜
另外宇喜多七家之一的浮田平忠家家主浮田佐武郎成为了演员和作家,曾经在1939年出演了『エノケンの鞍馬天狗』、『エノケンの森の石松』、『エノケンの弥次喜多』三部电影。
总之结束了流放生涯的宇喜多一族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现在大多也泯然众人矣。
关于宇喜多氏的历史暂且写到此为止了,大家对本文有任何疑问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直接问我,我会第一时间做答。
如果大家对于江户诸藩和武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一下,后续有新文章更新的话也会第一时间提醒你们。
我打算持续更新把江户时代300个藩国的历史都写完,码字不易,大家的点赞和关注就是支持我创作下去的最大动力,抱拳了!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