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言
当朱雨玲高举WTT美国大满贯冠军奖杯的那一刻,整个赛场沸腾了,就在三年前,朱雨玲因病被迫中断乒乓球职业生涯,离开了国家队。
那时她是女乒世界第一,前途一片光明,却不得不放下球拍,而现如今三年后,她重返赛场,在美国大满贯决赛中,面对年轻对手,从落后两局到连扳三局,最终夺得冠军。
然而,庆功的香槟还未开启,网络上却掀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原本该属于她的荣耀时刻,竟被一些刺耳的声音搅得支离破碎。
评论区出现恶心一幕,孙颖莎和陈熠的那场比赛再起争议,朱雨玲也深陷舆论漩涡,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雨玲职业生涯又经历了什么?
三年前,医生几乎宣判了朱雨玲乒乓球生涯的“死刑”,患癌后的她无奈退出赛场,专心进行治疗,而在这期间,随着乒坛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天才走到台前。
朱雨玲的辉煌成为过去式,很少再有人提及,可直到今年7月份,她用实力重返观众视野,在WTT美国大满贯赛上,她作为14号种子,出现在了赛场上。
开启“扫雷模式”的朱雨玲用最不讲理的方式,撕碎了所有赛前预测,八强战,面对国乒绝对主力、2号种子王曼昱,她用惊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经验,硬生生啃下了这场硬仗。
所有人都惊了,那个熟悉的“小朱”,那个打不死、拖不垮的朱雨玲,真的回来了,紧接着在半决赛,她又斩落韩国天才申裕斌和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一步一个血印,杀回了决赛。
而她决赛的对手,是21岁的国乒小将陈熠,一个刚刚连胜了孙颖莎和早田希娜的“黑马”。
比赛开始,陈熠的锐气几乎要冲破屏幕,朱雨玲很快便以0:2落后,所有人都为朱雨玲捏了一把汗,可镜头给到她,脸上没有一丝慌乱。
第三局,风向变了,朱雨玲不再与对手硬碰硬,而是用落点、旋转和节奏的变化,给年轻的陈熠上了一堂生动的阅读比赛课。
朱雨玲则一分一分地追,一局一局地扳,第五局,她甚至在落后的情况下惊险翻盘,就这样,
朱雨玲用一种近乎窒息的节奏,连扳三局,完成了惊天逆转。
当最后一分落地,朱雨玲以4:2完成惊天逆转时,全场都沸腾了,全场响起了掌声,这是大家对朱雨玲的敬佩,没想到重返赛场的她,依旧是那么优秀。
夺冠后的朱雨玲,没有太多激动,只有一身的通透和大气,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还提到了陈熠,夸赞其很优秀,但也表示希望她不要管外界评价,坚持做自己。
这番话说的大气、真诚,能看出朱雨玲格局很大,但谁也没想到,朱雨玲刚刚夺冠没多久,评论区中就发生了恶心的一幕,同时也引起了全网争议。
“朱雨玲的格局比那个解说强太多了!”“懂点事的人和不懂事的人,高下立判”,这些看似在夸赞朱雨玲的评论,实则暗藏玄机。
每一句话都像是裹着糖衣的利刃,指向了另一个人——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郭焱,而这件事还要从三天前说起,就在7月11日,陈熠对阵孙颖莎的比赛正在进行。
这场比赛本身就充满看点——21岁的陈熠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实力悬殊显而易见,然而比赛的进程却出人意料,陈熠打得异常勇猛。
她的每一板进攻都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双方比赛十分激烈,比分逐渐拉开距离,孙颖莎落入下风,年轻小将的表现实在是出乎意料。
可就在这个时候,担任网络直播解说的郭焱,却突然说了句“陈熠要懂点事”“差不多得了”,这些言论引发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认为,她在暗示陈熠给孙颖莎让球。
也是因为如此,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面对这一情况,郭焱很快发布了道歉视频,她称自己是一时情急说了不当言论,也承认了自己的主观臆断给运动员带来了困扰。
本以为事情会随着她的道歉,而画上句号,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朱雨玲夺冠后的“高情商”发言,她的不当言论再次引发舆论,评论区开始“踩一捧一”。
“一个尊重对手,一个暗示让球,差距一目了然”,原本独立的两件事,被强行联系在一起,朱雨玲的大度被无限放大,用来反衬郭焱的“小气”。
网友们用夸赞朱雨玲的方式,来对郭焱进行诋毁,导致评论区乌烟瘴气,而作为那场比赛的运动员,孙颖莎和陈熠也被提起,这场闹剧依旧在发酵。
谁能想到,这个在美国赛场上光芒万丈的冠军,曾经历过怎样的人生起伏?1995年,年仅5岁的朱雨玲第一次握起球拍,至此以后,这项运动便成为了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赋与努力从不会被辜负,7岁那年,朱雨玲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省队,并且还在2009年入选国家队,她每天都要接受言和训练,实力更上一层楼。
之后,朱雨玲大大小小菜参加了许多比赛,夺得了多次冠军,但要说最瞩目的,还是2017年的世乒赛、亚洲杯、世界杯三大赛事,年仅22岁的她将冠军收入囊中。
彼时的朱雨玲,风华正茂,前途无量,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下一个“大魔王”,可就在通往东京奥运的快车道上,身体踩下了最急的刹车,一场意外让她的职业生涯差点画上句号。
2020年初,正在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朱雨玲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起初她以为只是训练过度,直到症状愈发频繁,她去往医院接受检查,可结果却犹如晴天霹雳。
一张诊断书,将朱雨玲险些击垮,她被确诊了甲状腺癌,这三个字,对运动员来说,几乎等于职业生涯的墓碑,为了专心治疗,2021年,朱雨玲退出国家队。
病魔确实凶狠,手术和化疗的痛苦足以摧毁任何人的意志,但朱雨玲的眼神里,没有熄灭的光,她把医院当成了新的训练场。身体稍稍允许,就立刻开始康复训练。
“重回赛场”是支撑她熬过所有苦痛的唯一信念,但这一次,她的人生不再只有乒乓球,在抗癌的同时,朱雨玲还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
2023年,她又成为了天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乒乓球运动员、博士、高管、大学老师,手术刀不仅切除了她身体里的病灶,似乎也为她的人生,划开了无数条崭新的赛道。
三十岁,对于女子乒坛,几乎是“老将”的终点,但对朱雨玲而言,这竟是她第二个职业生涯的起点,在2024年的时候,她再次重返赛场。
她不再代表中国队,而是以中国澳门选手的身份,从最低级别的支线赛开始,一分一分地往上爬,事实证明,朱雨玲做到了,她的比赛成绩依旧十分亮眼。
刚刚结束的WTT美国大满贯就是最好的证明,拿下女单冠军的朱雨玲,用实力告诉我们,她依旧是乒坛传奇,也希望她能继续保持,在赛场上再创佳绩!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