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未表态,荷兰反倒先动手了!荷兰直接把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给“抢”了。
这事儿来得特别突然,一点征兆都没有,短短半个月,安世就从闻泰手里被“剥离”了出去。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小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二极管和晶体管制造商。
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这些产品出货量都是全球第一,车规级功率MOSFET也能排到全球第二,2025年营收更是达到了147亿美元。
2019年,闻泰科技花了268亿元真金白银才把它收购下来,这几年安世不仅给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更是支撑着闻泰科技千亿市值的半壁江山。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下了指令,从这天起冻结安世的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的权限都给锁了,一冻就是一年。
转天10月1日,安世的三个外籍高管——荷兰籍的首席法务官鲁本、德国籍的首席财务官斯特凡和首席运营官阿希姆,直接跑到荷兰企业法庭提告,要求调查公司还采取临时措施。
更离谱的是,法庭当天没开庭就直接判了,当场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和职权。
到了10月7日,荷兰法庭又出了更狠的裁决:继续暂停张学政的职务,还得任命一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把闻泰通过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股份,除了1股之外,全交给第三方托管。
这意味着闻泰暂时失去了对安世的控制权,虽然经济收益权还在,但治理权、投票权全没了。
面对这事儿,闻泰科技当然强烈抗议,说荷兰这是借着“国家安全”的名头搞歧视,但荷兰给出的理由还是老一套,要么说“治理缺陷”,要么说“威胁安全”,连具体啥缺陷都没说清楚。
有人可能会问,荷兰是不是抓了啥实锤?
比如后来荷兰经济事务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说,张学政把安世的产能、钱和知识产权转移到自己控制的鼎泰匠芯,还强迫安世下了2亿美元订单,而安世其实只需要7000到8000万美元的货。
但就算这事是真的,也只是经济纠纷,走正常法律程序就能解决,荷兰犯不着直接接管整个公司,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个借口。
荷兰这波操作,看着是自己干的,其实背后全是美国在推波助澜,两家早就勾连好了。
先看时间线就知道多巧合了。2024年12月,美国已经把闻泰科技列入了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不让它用美国的技术和设备。
到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又突然升级了出口管制规则,搞了个“穿透性规则”——只要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旗下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也得受美国管制。
安世是闻泰的全资子公司,自然就被盯上了。
而美国这边刚公布规则,第二天也就是9月30日,荷兰就立马对安世动手了,这反应速度快得像提前排练过一样,说没串通谁信啊?
更实锤的是荷兰法庭后来公布的文件。文件里提到,2025年6月,美方就跟荷兰打过招呼,明确要求安世“更换中国籍CEO”,还暗示最终目标是让“中资撤资”。
当时美方就说,要是安世想从美国的管制清单里豁免,“CEO必须被替换”。三个月后,荷兰就以“治理缺陷”为由,把张学政的CEO职务给撤了,完全照着美国的意思来。
荷兰嘴上一直说“没受美国干扰”,是为了安世的生存才动手,但这话根本站不住脚。
要知道,美国的管制对安世的影响,比张学政那点所谓的“违规操作”大多了。
荷兰要是真为安世好,该去跟美国谈,而不是对着中资企业下手。说白了,荷兰就是想讨好美国,当美国在欧洲的“马前卒”,帮着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其实这也不是荷兰第一次帮美国了。之前美国让阿斯麦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荷兰就配合过,只不过没成功。
这次借着安世的事,荷兰又一次站到了美国这边,既讨好了美国,还能趁机把安世这个优质资产攥在自己手里,可谓“一举两得”。
荷兰这次动手,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谋划怎么从中国手里夺走安世的控制权了。
根据荷兰媒体NRC的报道,2023年底的时候,安世半导体就主动联系了荷兰经济事务部,说想解决“认知问题”.
因为安世被中国控股,在地缘政治上总受影响,想让荷兰政府认可它是“荷兰和欧洲的半导体公司”,说白了就是想跟中资撇清关系。
到了2024年初,安世的荷兰管理层就跟荷兰政府开始深入磋商,商量怎么降低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影响力。
他们当时定的计划特别详细:先设立一个监事会,安世的重大决策都得经过监事会批准,而监事会成员得是他们选的人.
然后引入新的西方股东,最后让安世独立上市,彻底脱离闻泰的控制。为了这事,他们还提前选好了三个监事会候选人,就等着推进了。
可到了2024年9月底,闻泰科技发现了这个计划,觉得太过分,不同意继续推进,双方的谈判就卡住了。
要是没有后来美国的政策,荷兰可能还得再等机会,但美国9月29日升级管制规则,正好给了荷兰一个“完美借口”。
荷兰立马动用《商品可用性法案》,把之前谋划好的夺权计划启动。
法庭流程一路绿灯,几天内就完成了冻结资产、撤换CEO、托管股权的操作,速度快得不正常,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从2023年底联系政府,到2024年初制定计划,再到2025年借美国政策动手,这一步步下来,哪里是“临时应对”,分明是蓄谋已久的夺权。
所谓的“治理缺陷”“国家安全”,不过是用来掩盖多年谋划的幌子罢了。
面对荷兰这种不讲理的强占,中国没惯着,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手段,让荷兰和美国都感受到了压力。
2025年10月9日,中国出台了稀土物项管制措施。
里面明确说,要是稀土的最终用途是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或者制造这些芯片的设备、材料,出口申请得逐案审批。
别小看稀土,它是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材料,从光刻机到芯片制造,都离不开它,而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稀土供应。
这意味着,以后荷兰的阿斯麦、恩智浦这些半导体企业,想拿到稀土就没那么容易了,没有稀土,他们的生产线都得受影响。
除了稀土管制,中国商务部也明确发声,反对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用行政手段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说荷兰这行为既违反契约精神,又损害自己的营商环境,最后只会“害人害己”。
闻泰科技也没坐以待毙,已经聘请了国际顶尖的律所团队,一边跟荷兰政府打行政诉讼,一边把法庭的裁决上诉到荷兰最高法院,坚决要拿回对安世的控制权。
更关键的是,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它的很多产品都依赖中国的封装测试环节,没有中国工厂的加工,不少芯片根本没法完工出口。
这就导致荷兰这边刚接管安世,就面临产品出口受限的问题,欧洲的汽车厂商比如大众、宝马,都开始担心芯片供应紧张,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都超过了30%。
荷兰这下是真慌了,经济事务部赶紧说“正跟中方在各个层面沟通”,想解决出口受限的问题。
连不少西方网友都看不下去了,说荷兰“太蠢”,没预想到中国会反制,还说欧洲政客只会跟着美国走,最后把自己坑了。
现在看来,荷兰想凭着美国的支持就强占中资资产,显然打错了算盘。
如今的中国早就不是以前了,有足够的实力维护自己企业的权益,稀土这张牌只是开始。
要是荷兰不及时收手,后续只会面临更多麻烦,毕竟,想吞了中国企业的资产,没那么容易。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