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新能源车就开始"原形毕露"了?那些平时看起来酷炫无比的设计,在40°C的高温面前简直就是"照妖镜"。全景天幕变成了移动桑拿房,隐藏式门把手冬天冻得打不开,全触屏操作让人手忙脚乱,半幅方向盘差点让人开到沟里去。
这些被车企吹上天的"未来科技",为什么在实际使用中却成了车主的噩梦?是设计师脑子进水了,还是车企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完全不考虑用户体验?
更要命的是,这些问题还不是个例,J.D.Power的报告显示,69%的消费者对这些新设计感到焦虑。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本该让生活更美好的创新变成了"反人类"的设计?
说起新能源车最坑人的设计,全景天幕绝对能排第一。想当初,车企的宣传片里,坐在车里就能看星星看月亮,多浪漫啊!结果现实给了所有车主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搞笑的是,面对这种"烧脑"体验,车企给出的解决方案居然是"自己买遮阳帘"。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台电视,结果屏幕太亮刺眼,厂家说你自己贴个膜吧。买家花了几十万买车,结果还得自己花钱买遮阳帘,关键是装了遮阳帘之后,当初吸引她的那种"抬头即见蓝天白云"的美好体验也没了。
其实车企也有苦衷,电动车的电池包厚度普遍在15厘米左右,直接压缩了车内空间,全景天幕能增加3到5厘米的垂直空间,看起来不多,但对乘坐体验的提升确实明显。
问题是,物理规律这东西可不是靠营销就能突破的,再好的镀膜技术也挡不住40度的烈日暴晒。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的隔热技术虽然在进步,但要完全解决夏季高温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能源车的问题远不止天幕这一个,那些看起来很酷的隐藏式门把手在冬天简直就是噩梦。汽车之家的报告显示,69%的消费者对这种设计感到焦虑,担心故障率高,这可不是无理取闹。
更危险的是极端情况下的安全隐患。今年3月小米SU7的那起事故就很说明问题,车辆断电后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弹出,车门打不开,最终造成了人员伤亡。这种时候,什么降低风阻、提升续航的优势都显得微不足道了,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维修成本也是个大问题,传统门把手坏了几百块钱就能搞定,隐藏式的动辄上千,有车主抱怨换个门把手要花4000块,这谁受得了?
全触屏设计同样让人头疼,J.D.Power的研究显示,信息娱乐系统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多的部分。以前调个空调温度一秒钟的事,现在得在屏幕上点来点去,视线还得离开路面,安全风险大大增加。而且车机系统还时不时地掉链子,黑屏、卡顿、语音助手装聋作哑,这些问题在关键时刻出现简直要命。
半幅方向盘和电子后视镜这些设计就更奇葩了,看起来很像赛车很酷炫,但实际用起来简直是找罪受。许多车主表示,刚开始觉得这方向盘像F1赛车一样帅气,结果开了几天就发现,少了半个圈的方向盘在转弯、掉头的时候特别别扭,手得在方向盘上倒腾好几次才能完成动作。更危险的是急转弯的时候,手容易从方向盘上滑出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F1赛车之所以能用半幅方向盘,是因为赛道驾驶基本不需要大幅转向,方向盘转个120度就够了。但普通民用车可不一样,日常驾驶经常需要打满方向,得转一圈半,这种情况下半幅方向盘的风险就暴露无遗了。
单踏板模式也是个争议很大的设计,虽然能简化操作、增加续航,但它在悄悄改变驾驶员的肌肉记忆。
好在消费者不是傻子,市场的声音越来越大,车企也开始醒悟了。面对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一些车企开始调整策略,从追求噱头转向关注用户体验。
小米的YU7 MAX版配备了最新的EC调光天幕,宣称遮光率能达到99.85%,智己L6的防晒天幕还能实现前后排分区控制,这些改进虽然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说明车企开始正视问题了。
政策层面的介入更是给这些奇葩设计敲响了警钟。今年5月,工信部点名批评隐藏式门把手,公开征集对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意见,准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7月份又发布新规,从2026年开始禁止在默认状态下使用单踏板实现完全停车。这些政策的出台说明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用强制性手段来规范这些不合理的设计。
新能源车的下半场竞争已经开始从性能转向用户体验,那些真正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车企才能走得更远。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一堆"为创新而创新"的噱头,而是一辆真正好用、安全、舒适的车。40度高温这面照妖镜已经把这些反人类设计照得清清楚楚,接下来就看车企有没有勇气和智慧去改正这些错误了。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