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总是将补肾挂在嘴边,保温杯里泡着枸杞,还换着吃各类补药,可身体却没什么好转——腰酸没减轻,晚上依旧睡不好,精神也提不起来,你可曾想过,问题或许不在肾处,而是忽视了“肝”这个关键所在?
老祖宗早就说过,《黄帝内经》中提到:“肝肾同源”,肝与肾就如同一对亲兄弟一般,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与血能够彼此滋养,也能互相转化。
肝脏好似“精血搬运工”,唯有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血液方能顺顺利利去滋养肾脏,令肾精充足;要是肝脏出了状况,气血就不通畅,肾脏没法获得足够的滋养,即便吃再多补药那也没用。
这恰似给花儿浇水,只往根部堆肥料可不成,得先把输送养分的茎脉给疏通了。
很多人补肾不见成效,其根本缘由在于肝气不畅顺、肝血不足,致使“养分”无法输送至肾处。
你是不是也有这类情形:情绪容易烦躁、老是胸闷叹气,要不就是常常头晕眼花、手脚发木;女性兴许还会碰到经期不太规律、面色不太好的状况?
这时补肾,就如同挠痒痒却没挠到关键之处,而这些皆是肝血不足、肝气不畅的信号。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归芍地黄丸。别看它名字里没有“肾”字,却是通过强肝来补肾的绝佳选择。
归芍地黄丸的底子是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了当归和白芍两味“点睛之笔”。
《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 “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是补血活血的“圣药”;白芍则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本草纲目》说它“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把这两味药配合使用,既能滋养肝血,又能疏理肝气;再加上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的作用,正好符合“肝肾同源”的理论,肝血充盈后,肾精自然就得到濡养,这是从根源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它适用的人群其实比较明晰,若你除了腰酸背痛,还有头晕耳鸣、眼睛干(因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眼干)、心慌睡不着、手脚心发热、口干、嗓子干等症状,且平时情绪易变、脸色黄或白,这样归芍地黄丸就较为适宜。
尤其是长期熬夜、用眼过度、压力大的上班族,还有产后气血亏虚、经期不调的女性,用它来调理,既能补肝血、疏肝气又能滋肾阴,一举两得。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药怎么吃才对?
它是水蜜丸或者大蜜丸,直接口服,具体用量按说明书:水蜜丸一次服6克,大蜜丸一次服1丸,每日服2次。
下面还要提醒一下大家:吃药的时候可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不然会影响药物吸收;要是感冒发烧了,可不能吃它,不然病情会更严重;要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正在吃别的药,一定要先问问医生,免得药物之间起反应。
最后还得说一说,中医调理讲究“辨证论治”,不是所有腰酸都是肾虚,也不是所有补肾都要吃鹿茸、人参。中成药得对症来用,要是不确定自个儿能不能用,最好先去问问专业医生,可别瞎吃药,调养身子得一步一步来,可不能着急,找对根源、选对法子,才能有好效果。
特别声明:医药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线下就医。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