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举行的“云贵咖路相逢·双冠啡同凡响”网络传播创享会上,小红书账号“未名岛主”的运营人江瑛瑛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她眼中的贵阳咖啡图景。
“我很期待,贵阳与云南普洱来一场精彩的碰撞。”江瑛瑛不仅表达了对两地咖啡文化交融的期待,更道出了她对咖啡的独特理解——每一杯咖啡,都应该是讲述本地故事的载体。

经过一天的采风体验,江瑛瑛与云贵嘉宾团一起,对贵阳的咖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走进那些藏在社区里、伫立在山野边的咖啡馆,不仅品尝到了令人惊喜的风味,更从每一位主理人、每一位咖啡师和每一位顾客的笑容里,真切地感受到了贵阳独有的温度。”
在她看来,咖啡在这里已然超越了饮品本身,成为“读懂这座城市的一把钥匙”,那种爽朗中的细腻,热闹中的宁静,正是贵阳这座城市气质的微妙写照。
江瑛瑛敏锐地观察到,咖啡早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世界通用语和时尚符号。“办公室里,手中一杯咖啡,是心照不宣的‘开工’暗语,是打工族之间无声的问候与共鸣。”她坦言,对许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而言,咖啡首先是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点粗暴的“燃料”,是续命的“液体电池”。“我不需要品它的风味,我只需要确认它的咖啡因浓度。”

然而,贵阳的咖啡文化远不止于此。在江瑛瑛的描绘中,贵阳的咖啡场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图谱。这里有与山水相伴的“山野咖啡”,让人在自然的呼吸间品一杯闲适;有设计感十足的“时尚咖啡”,成为年轻人打卡分享的潮流地标;更有藏在街头巷尾、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咖啡”,用一杯饮品温暖着整个邻里。这种多元共生的咖啡生态,让贵阳的咖啡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
“这里的咖啡,既能满足年轻打工人的日常刚需,又能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更能为每一位真正的咖啡爱好者,提供一个风味探索的绝佳窗口。”江瑛瑛认为,贵阳咖啡最可贵之处在于,它让本地人“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世界豆种与本土文化碰撞出的无限可能”。这种既接地气又接国际气的特质,正是贵阳咖啡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江瑛瑛通过自己的视角,记录并传播着这座城市与咖啡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和镜头里,咖啡不再只是一杯黑色的饮料,而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她期待的未来,是贵阳的创意与普洱的豆香能够深度交融,打造出更具地域辨识度的“黔式风味”,让每一杯咖啡都成为讲述贵州故事的生动载体。
从提神醒脑的“液体电池”到解读城市的文化密码,江瑛瑛对咖啡的理解就像这个时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缩影——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忘品味生活,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渴望情感连接。咖啡,这把打开城市之门的钥匙,正在被像她这样的年轻人,用来解锁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