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北漂带娃中重新长大——致《花样年华》作者徐景洲 | 鲁汉


老哥,读完你的序,我摘下老花镜,擦了擦眼角。这哪是序啊,这分明就是咱们这代北漂带娃老人的集体日记。
八年前,我和老伴拖着行李来北京时的心情,跟你一模一样。什么“不该为子女放弃自我”,什么“代代如此何时了”,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可当女儿把那个软软的小生命递到我怀里时,所有的理论都化成了两个字:值得。
你写从六平米“蜗室”搬到六十平米,我笑了。我们老两口也在阳台睡了整整五年——白天是晾衣房,晚上把晾衣杆挪开,铺开折叠床就是卧室。现在住进了两居室,第一晚竟然失眠了——太安静,太宽敞,反而不习惯了。
你这句“如花蕾初绽,如笼鸟归林”,说得真好。咱们这代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单位,结婚生子按部就班,退休了以为能松口气,结果被一声婴儿的啼叫,召到北京,重新学做“北漂”。可奇怪的是,这把年纪了,反而活明白了——原来幸福不是闲下来喝茶下棋,而是被需要,是被一个小生命全身心地依赖。
我特别懂你记录外孙女成长的那份执着。我也给外孙开了个微信公众号,女儿笑话我:“爸,你这粉丝就我们几个。”可那又怎样?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是咱们用爱凝固的时光。你为“徐徐而笑”存下的那些影像,将来就是给外孙女最珍贵的嫁妆。
你说带娃是“最勤奋育儿师”,我深有体会。去年冬天,外孙发烧,我抱着他在儿童医院的走廊里坐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烧退了,在我怀里甜甜地睡去。那一刻的满足,比我这辈子拿过的所有奖状都真实。
但最让我共鸣的,是你们在带娃之余活出的精彩。咱们这代人,年轻时为了生活,放弃太多爱好。老了老了,在尿布和奶粉之间,反而找回了自己。我也在社区开了个书法班,教孩子们写毛笔字。看着那些小毛头握着毛笔的认真劲儿,我突然懂了——咱们不是来北京带娃的,咱们是来重新长大的。
老哥,你说得对,带娃这些年,不是牺牲,是收获。你们收获了外孙女的“亲三下、抱一下”,收获了女儿女婿的“军功章上”那一半功劳,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个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晚年——原来六十岁之后,人生还能这样活。我深有同感,也有彼此类似的经历。
读罢你的序,我久久看着窗外北京的夜空。八年前,我觉得自己是一片飘零的落叶;八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落叶落在哪里,哪里就是根。
期待读你的全书。咱们这些北漂带娃的老家伙,都应有自己的“花样年华”。而你,替我们都写出来了。当然,也可能有一天,我也会学你,整理外孙女公众号的资料,我也要为外孙子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与外孙子的花样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育儿   花样年华   作者   徐景洲   外孙女   北京   外孙子   外孙   女儿   儿童医院   落叶   怀里   折叠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