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一提起双汇,几乎人人脑子里都会冒出那根熟悉的火腿肠味道。
这个曾以“民族品牌”自豪、叱咤国内肉制品江湖的老大哥,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和餐桌。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早在十几年前,它就已经悄悄被海外资本控了股,如今说是“民族品牌”,但更多,恐怕是情怀的滤镜……
这事得从一笔具体的交易说起,2021年2月,万隆和他的亲信郭丽军签发了一份指令,内容是从美国进口一批六分体猪肉。
双汇内部原本的结算价是每吨21000元,但这份指令直接将价格拉高到了25800元,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
当时国内猪肉的市场价,高点也不过是每吨215000元左右,低的时候只有18000元,这意味着,万隆亲手批准的这笔进口价,不仅远高于公司内部标准,甚至比国内市场价格的上限还要贵一大截。
近10万吨的交易量,仅此一项,就给双汇造成了约8亿元人民币的直接亏损。
表面上看,是一次次貌似合规的采购与销售,实际上,境内外价格差的那部分钱,被顺理成章地送进了美国合作方的账上。
后续万洪建指控的言辞,可谓刀刀见血:这不是正常的商业操作,这就是“高价签约,低价清库存”,披着商业决策失误的外衣,把利润明晃晃地输送出去。
而更扎心的是,这家美国公司的利润,最后到底流向谁?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只是一笔买卖出现问题,还能找借口说经验不足,可如果这种模式连续出现,就很难再用“失误”搪塞过去了。
后面根据内部爆料,仅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通过这种境内外差价的操作,被转移的利润就高达12亿元。
这一举动让双汇被指责为“损中利美”,即为了高层个人的利益而牺牲公司和消费者的利益,导致外界对双汇的信任大幅下降。
2006年,正值国内国企改制的高潮期,漯河市国资委决定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挂牌转让。
最终,一家名叫罗特克斯的公司以20亿元的价格,成为了双汇的新主人。
这家罗特克斯公司背景并不简单,它是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成立时间距离收购双汇仅有三个月。
其背后,站着的是高盛、鼎晖投资这样的国际资本大鳄,这次股权转让,从根本上改变了双汇的性质。
它不再是地方国企,而是一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企业。
这一步棋,是后续所有资本运作的基石,它为利润的跨境流动,打开了制度性的阀门。
几年后,万隆团队又把双汇境内外的资产精心打包,在香港成立了万洲国际,并顺利上市。
自此,一条为利润外流量身打造的“完美管道”终于宣告正式开通,这条管道的运作逻辑简单明了:美国资本通过离岸公司罗特克斯,握着香港上市公司万洲国际的控制权;万洲国际再层层控股中国内地的运营主体——双汇发展。
钱在哪儿赚的?当然是内地市场。
但只要把利润先汇到香港,就可以“合法合规”地以管理费、采购差价、分红等各种名义,名正言顺流向境外,等资金漂洋过海到香港,它可以化作分红落进万隆个人口袋,也可以顺滑地流入其他境外股东的账户。
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更是这条管道的“高光时刻”。有了中美两端业务作掩护,关联交易的定价成了一场自导自演的双簧戏:左手卖、右手买,价格怎么写,全凭自己拍脑袋。
这条管道到底有多好用?
2007年,鼎晖投资直接把双汇5%的股份私下送给万隆,他再顺手转卖给香港公司,轻轻松松套现2亿美元。
这笔钱,他还长期没有向国家申报纳税。
在双汇这个庞大的商业机器里,万隆的意志就是最高指令,几乎不存在任何有效的制衡。
在这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一个叫沈瑞芳的女人,扮演了微妙而关键的角色。
她名义上是万隆的秘书,实际上,却是与他维持了二十年婚外情的伴侣,并为他育有私生子。
这种特殊关系,成了她在公司内部横行的通行证,其影响力甚至能干预高管任免。
在巨额利益面前,家族的嫌隙终于不可调和。
2021年,万隆与长子万洪建的爆发冲突,但这也彻底改变了双汇家族的命运。
冲突的起因是万隆坚持让他看做“利益输送同伙”的郭丽军担任双汇的CEO,但是万洪建坚决反对。
万洪建认为郭丽军是背后捞取私利的关键人物,根本不适合领导公司,两个人在办公室的争执竟升级为暴力冲突,万洪建愤怒的撞向玻璃柜,鲜血染红了办公室。
短短几天后,万洪建被免去了一切职务,彻底被父亲扫地出门,这行父子之间的公开撕裂不仅让万洪建对家族企业彻底失望,也让他站出来揭露了双汇的诸多黑幕。
没过多久,万洪建发布了一篇长文《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详细指控父亲万隆利用员工持股平台低价购股,获利超过50亿港币,还曝光了高价进口猪肉的“利益输送”问题。
同时,万洪建还揭露万隆与鼎晖资本的交易,并指控万隆和秘书沈瑞芳之间的长期不正当关系,这些信息甚至直接影响了公司决策。
这篇文章一发布,直接引爆了一个炸弹,瞬间让万隆家族企业陷入了舆论风暴,尽管最终万隆退居二线,将公司交给次子万宏伟接班,双汇的财报依旧看似亮眼,外界似乎认定一切恢复正常。
可事实上,万隆这座用一生心血建立的双汇帝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根基、身份模糊的赚钱机器。
表面上双汇依然是“民族品牌”,但背后却已经成为华尔街的资本利益服务。
许多消费者还以为自己支持的是一个具有民族情怀的品牌,殊不知,这个品牌的“民族情怀”早已被资本吞噬,最终成为了资本的棋子。
信息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