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攀比的对象。
国家的发展能够给企业带来机遇,而企业的成长则会给国家带来利益增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国民的生活。
能够进入世界五百强榜单的企业,不只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某一领域发展的象征。
曾经世界五百强榜单中,美国占据了151个名额,日本则有149家,中国却只有3家进入榜单。
然而风水轮流转,如今这一榜单中中国企业的名字越来越多,中国的实力也正变得越来越强。
不少人都认为世界五百强榜单并不准确,因为不是中国评的,总是有人认为这一榜单中掺有某些国家的“水分”。
但实际上这个榜单的评判标准非常科学,自1955年首次发布之后,就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企业实力排行榜。
首先这一榜单的评选标准核心依据就是营业收入,企业利润、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只能作为参考标准。
若是想要进入这一排行榜的话,至少要企业的财务情况透明,并且独立运营,还需要按时提交美元换算后的数据。
这一榜单较为公平,无论是科技、能源还是快递行业,只要营业收入达到标准就能参与评选。
而这一榜单诞生之初,也确实存在一定的“私心”,早期时《财富》500强榜单只收录美国企业,从而帮助投资人能快速识别巨头企业。
到了1990年之后,榜单则扩张到全球企业,成为跨国企业实力的“对标尺”。
中国的国家电网、沙特的阿美因都因世界五百强榜单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之中。
之所以会选择营收作为排行指标,是因为营收是企业最稳定,最不受融资、税收政策干扰的数据,反映了企业的实际规模。
随着这张榜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也开始将500强榜单国家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这一榜单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缩影,并且还成为了行业趋势的风向标。
新能源企业、科技企业频频登榜,恰恰就体现出了其“风向标”的作用。
1995年对《财富》杂志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刚刚发布新版世界500强榜单。
当时在榜单上,中国、日本和美国形成了断崖式的差距。
美国151家进入榜单,日本仅比美国少两家,而中国只有中石化、中石油和中粮集团三家企业进入榜单。
如此悬殊的差距,直接透露出了当时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情况。
1995年美国正处于冷战胜利的“黄金时期”,其科技、金融、零售、能源等领域都“全面开花”。
沃尔玛以1392亿美元营收登顶全球,151家美国企业就占据500强榜单中38%的利润。
日本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总营收都可比肩美国,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是经济繁荣下的“虚假繁荣”。
如今实力强劲的索尼、丰田、三菱等企业在当时依然横扫全球,但日本的房地产企业却面临巨大的困境。
当时日本因为房地产市场泡沫消散,大量企业只能依靠借贷生存。
虽说他们的电子产品精良,但创新能力却十分落后,尤其在当时那样一个电子产品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为后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日本从数据上来看是一个华丽的城堡,但稍吹一口气就会轰然倒塌。
而中国上榜的企业,全都是能源粮油方面的“国家队”,能够上榜也完全是因为当时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需求。
我们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但没有加入世贸组织,甚至还有国际媒体称当时的中国是“东亚病夫”。
榜单上仅三家的企业不仅是中国“大而不强”的体现,更是当时中国发展的困境。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只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世界五百强榜单中的格局就发生了逆转,曾经榜单中的美日企业纷纷录播昂,中国企业反倒持续飙升。
根据最新榜单能够看到,美国的500强企业依然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只是与1995年相比减少了12家。
沃尔玛连续11年蝉联榜首,并且在前十名的席位中,亚马逊、苹果等公司占据了6席。
所有登榜的企业中,科技与金融企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日本则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从1995年的149家,下跌到如今的40家,被中美两国狠狠甩开。
现如今日本还在榜单中的企业主要还是索尼、丰田等一类传统巨头,并且排名也再持续下降,新能源与科技领域几乎没有新增企业。
如此差距让国际社会意识到美国依然是如今世界的“老大”,而中国则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势头迎头赶上,反倒是日本不复往日的辉煌。
如今美国的苹果、谷歌等公司仍通过全球供应链和轻资产模式,高附加值产品赚取超额利润。
日本1990年代后期经济崩盘,500强企业数量被腰斩。
如今则因为老龄化问题、中小企业面临断层传承、技术更新停滞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衰弱。
传统汽车企业则被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反超,让日本的五百强企业越来越少。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融入全球链条,基建投入也拉动能源、建筑国企壮大,数字经济也让中国的市场再创辉煌。
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占据国际市场,让我们的汽车制造业实现了“弯道超车”。
虽说目前中国世界500强企业越来越多,但普遍面临“大而不强”的情况。
上榜企业的利润率不足美国一半,并且133家企业中68家都是国企,民企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硬科技领域仍需突破。
对于中国来说,如今“从数量追赶到质量突围”才是关键方向。
未来十年若是中国能突破当前的“利润困局”,或许能在500强榜单中呈现另一番局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国家统计局 2025.5.30 世界500强企业是如何排名的
酷睿百科 2025.5.2 全球企业力量格局与世界五百强排行榜深度解析
2000年时,世界500强美国179家,日本107家,我国9家,现在呢?关注财事 2022.6.30
2024年,中美日世界500强数量:美国139家,日本40家,中国有多少 趣文说娱 2025.3.7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