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妹妹事件持续发酵,体育局正式回应:是正常的手续且合理合法

朱婷妹妹的名出现在了2025保送浙江大的名单上。

网友认为其没有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未达到保送标准。

质疑声越来越大,体育局正式回应此事:

保证其所有成绩是正常的手续且合理合法的。

而之后各方也相继出面解释。

朱婷妹妹被保送浙大,原以为只是个体育界的小插曲。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炸成了“全民审判”。

一纸保送名单,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敏感神经。

保送大学,是给成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开的一扇“绿灯”。

目的是为了奖励他们为国争光、辛苦训练的付出。

这回保送的是谁?朱婷的妹妹,朱佳荟。

别误会,群众不是盯着“朱婷妹妹”这几个字眼红,而是她的“运动健将”称号引起了巨大争议。

根据现行规定,保送高校的运动员,必须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或更高等级的称号。

其中“运动健将”属于较高级别的认证,含金量不低。

不少网友扒出了朱佳荟在赛场上的履历。

她似乎并没有太多亮眼成绩,名字也都不太常在排球圈中听见。

很快,“朱婷妹妹靠关系进浙大”的质疑就炸锅了。

一些媒体顺势开始追问,她的健将称号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走了捷径?有没有违规操作?

之后官方出手回应。

一切合规,程序合法,朱佳荟的健将称号来源于她参加的全国比赛。

第九名的团体成绩,按规定可以给最多4人申报健将称号,而朱佳荟就是被选中的那一个。

这下可是来了个反转:原来不是“走后门”,而是“按章办事”?

但还是有网友不服,虽然程序上没毛病,但公平感依然没回来。

为啥偏偏是她?难道就没有其他更资深、更有成绩的球员?

是不是因为她姐姐是朱婷,所以团队在名额选择上更“倾向”她一点?

这不是明面上的违规,却确实让人感觉“有点意思”。

说白了,这是一次典型的“看上去很合理,但情绪上难接受”的公共事件。

程序合规≠质疑无效,透明≠信任自动生成。

在这波质疑声中,有个重要的点被频繁提及:

朱佳荟所在的河南队,在那场比赛中的成绩不算突出,连前八都没进。

按以前的认知,似乎得进前几名才有机会申报“运动健将”。

可查阅政策后会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新规早已调整,九到十六名也可以保送,只要不超额使用名额,程序就合法。

所谓的“成绩不够资格”,其实是网友们对旧标准的误解。

眼下体育总局的政策虽然规定得不算模糊,但“由地方推荐、总局审批”的制度设计,天然就容易被外界联想成“内部操作空间较大”。

尤其像朱佳荟这种特殊身份,一旦获得了优势名额,就会激起更大反响。

一边是官方说法:“我们按规矩办事。”

另一边是群众直觉:“你这规矩是不是就有问题?”

面对汹涌的质疑声,体育界也有话要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运动员保送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已形成包括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完整链条。”

换句话说,这一整套流程不是随便谁都能插手,名额也不是说给谁就给谁。

大众看不见这些链条里的每一环。只看见片面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等,才制造了这次的误解。

参考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体育   体育局   合理合法   手续   妹妹   事件   正式   朱婷   运动健将   成绩   称号   名额   健将   运动员   网友   程序   体育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