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欲百亿卖身,为何走到了这一步?

星巴克中国正在迎来出售。

在2025年财年三季度(2025年4-6月)财报电话会议上,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公开表示,公司正推进中国业务的股权出售事宜,同时计划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他透露:“目前已有超过20家投资机构参与洽谈,星巴克正在积极寻找拥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以期把握中国市场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

财报显示,星巴克2025财年第三季度(4-6月)中国业务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8%,同店销售额和交易量分别增长2%和6%。尽管星巴克中国呈现复苏态势,但业绩差距仍不容忽视,头号竞争对手瑞幸同期(2025年4-6月)净收入达到123.59亿元人民币,星巴克中国仅为前者的一半。

截至6月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828家,创近两年新高,而瑞幸门店数量已突破2.6万家,库迪超过1.5万家,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也凭借低价策略快速扩张,计划年内突破万家门店。(腾讯新闻8月21日报道)

也就是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上其实有所复苏,但是增幅微弱,竞争对手增长得更快,而且一众通过外卖低价倾销的茶饮品牌,已经通过咖啡产品进一步挑战星巴克地位。

实际上,真正导致星巴克中国陷入增长危机的,从来不是瑞幸为代表的本土咖啡连锁品牌,也不是诸多茶饮品牌。

星巴克的运营模式,其实是在门店空间短租,创造所谓的第三空间给城市中产阶级,以及社恐人格的创意人员。当然,落座需要消费,仅仅是因为星巴克向顾客收取的空间、时间租金是咖啡产品罢了。

这种模式使得星巴克的客单价不能很低,因为去星巴克落座的顾客,要呆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落座同样提供空间的咖啡、茶饮店。即便因为星巴克是世界500强、国际品牌,能够在许多城市的商业空间内获得租金优惠、装修费优惠,但单店支出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他咖啡店、茶饮店。

事实上,诸如霸王茶姬等同样提供较为开阔落座空间的茶饮连锁品牌,产品定价也远高于几乎不提供落座空间的瑞幸、库迪、蜜雪冰城。哪怕最近的外卖大战打得如火如荼,霸王茶姬的产品在价格上也显著高于其他很多茶饮品牌。

理论上讲,中国以外的市场,各种茶饮品牌也拥有出海竞争、扩张的可能性。但很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劳动保护比较严格,员工薪资占据门店总运营成本的比例更高。配送员也不必高度内卷地工作。这也是中国市场上已经探索出成熟商业模式的很多茶饮、咖啡品牌在海外市场上表现一般,海外市场上涌现的类似模式茶饮、咖啡品牌的竞争力也很有限了。

可以认为,中国以外的市场上,变相赋予了星巴克等提供开阔落座空间,创造第三空间的咖啡、饮品连锁品牌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没那么卷,星巴克这类品牌就活得更好。当然,如前述,受益的并不止星巴克,还有供职于不同企业的员工。

星巴克中国的困境,一方面成本刚性化,经营模式运转困难,虽然为了增加销售,不惜增加大量的非咖啡的茶饮、烘焙食品、月饼、粽子等经营项目,在各家外卖平台上也放出了高额抵扣券,但这一切跟竞争对手相较,价格还是高。

另一方面,这一切与近年来经济深度调整,星巴克的理想目标顾客群体在规模上缩水,支付能力也有所降低有关。

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说星巴克太贵了,还有很多言论宣称星巴克咖啡不好喝,远不如自己的速溶。口味这个东西,仁者见仁罢了,其实不在于星巴克或者瑞幸谁的咖啡更好喝。星巴克代表的是中产阶级、创意阶层顾客的一种消费方式,从来就不可能取悦和满足其他顾客。这就像是市面上的轻奢男装和女装,近些年很多品牌也陷入了经营困境,过去只需要简单地通过服务VIP顾客就能实现可观销售的品牌,现在也放下身段在各家直播平台上希望薅一股羊毛,难道这些品牌的服装产品品质不够好?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家也心知肚明,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中产阶级顾客规模缩水,支付能力不足了。

那句老话说得对啊,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一个企业的命运,当然也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美食   中国   品牌   咖啡   顾客   空间   中产阶级   中国市场   外卖   市场   低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