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退休,长子接班:一场精心准备的"玻璃帝国"交接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单挑社

10月16日,79岁的“玻璃大王”曹德旺,正式辞去福耀玻璃董事长,由长子曹晖接任,他本人转任“终身荣誉董事长”,仍留在董事会和部分子公司任职。这两年,二代接班给很多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这次福耀公司在公告里,明确写到“职务变动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有点杯弓蛇影了。这应该算是一次提前交棒,按原任期本该到2027年;曹德旺对外外界的回应是“我儿子也55岁了,该把公司交给他们去历练。”

福耀官网

看起来,这是一场有准备的接力,而不是临时换人。

先简单说一下,福耀是家什么企业?这是一家做车用玻璃与相关饰件的跨国龙头企业,1987年在福建起家,A+H两地上市,业务从原材料、浮法原片、模具设备,到前挡风、侧窗、天窗等整套汽车玻璃,再到铝合金饰条、玻璃总成,形成了一条打通上下游的完整链条。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丰田、福特、比亚迪,特斯拉等主机厂,全球市占率在34%上下。一年能卖60多亿,在全球,可以说是一家非常竞争力的企业。在中国18个省区市,以及海外十多个国家都设有产销研基地,员工大约3.7万人。

曹德旺为什么要提前交棒给儿子呢?

首先肯定是年龄到了。曹德旺已经年近80了,岁月不饶人,他多次流露出,让年轻人上的意愿,这回算是落地成行了。中国很多创一代企业家们,很多都是干到自己彻底干不动了,再让慌交班。结果在新老更替后,公司会产生不小的动荡。这两年的娃哈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而且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福耀近年业绩与股价都在高位运行,2024年净利润75亿元,比2020年的26亿元增长了近两倍。2025年以来股价大幅上行,市值站上1700亿元。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交班,比在低谷期换人要从容得多,股东也更容易接受。

那么“新掌门”曹晖能否胜任呢?公开报道里,他不是空降进高管层的“企二代”,而是从车间干起、再去打国际战线,在福耀打磨了二十多年了。早年在福耀生产一线历练多年,随后被派去香港和北美,2001年前后出任北美公司总经理并干了大约八年,这期间扛住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对福耀的反倾销调查,之后回到集团进入高层岗位。2015年他自己创业做了一家叫"三锋科技控股"的公司,三年后被父亲收购并回归福耀任副董事长,如今才正式接棒董事长。

评价一个企业家的能力,最直接的方式是看业绩。

曹晖能力与业绩如何呢?

曹晖长期负责的海外业务,2024年海外营收175.6亿元,占比44.7%,美国公司一年做出63.12亿元收入,收入撑起了福耀的半壁江山。福耀的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约34%,是行业龙头。这些恰恰是曹晖长期深耕的板块。今年公司还宣布在美国伊利诺伊追加4亿美元建浮法玻璃产线,继续压实本土化能力。

因此,福耀的股东们对这次交班,普遍还是很认可的。公司的这几天的股价表现也非常稳定,说明从公司元老到市场投资人,对福耀的权利交替都很认可。

这里就不得不对比一下,刚接班不久,又两次辞职的娃哈哈前董事长宗馥莉了。两人都是顶着家族光环的二代,但处境完全不同。宗馥莉接班后,没有想着去稳定和优化企业发展,而是急于“清理门户”,跟公司元老斗,不遵守父亲留下的遗嘱,跟“弟弟妹妹们”斗,通过宏盛系,在娃哈哈体系外,搞什么娃小宗,跟集团斗。多次把自己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比之下,曹晖的接班之路要稳健很多。

这次权力更替,是否会让福耀走的更远?我个人还是很看好的。

从曹晖的履历和福耀的战略来看,

接下来会主攻三个方向。

第一,继续全球化。福耀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都有工厂,但产能还不够。今年在美国伊利诺伊追加4亿美元建浮法玻璃产线,就是要进一步压实本土化能力。未来福耀可能会在更多国家建厂,贴近客户,降低物流成本。

第二,高端化。汽车玻璃不是简单的透明玻璃,现在的车玻璃要能隔热、隔音、防紫外线,甚至要能显示信息。特斯拉、奔驰、宝马这些高端车型对玻璃的要求越来越高,福耀要在技术上领先,才能拿到高端订单。

第三,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机会。电动车和智能车对玻璃的需求不一样。电动车为了降低风阻,会用更大的玻璃面积;智能车的玻璃要能显示信息,要能跟车载系统互动。这些都是新的增长点,福耀要提前布局。

中国二代接班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被诟病的事。

我想很多人关心的不只是福耀这次交棒本身,更想看到一些,中国二代接班的共性规律,哪些能成、哪些容易翻车。

中国的“二代接班”,其实不是简单的换人问题,而是换上这个人的获得的权力,跟他的能力是否匹配。创一代,靠市场嗅觉与极强的个人意志把企业带起来,二代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刻父辈,而是要把企业从“创始人驱动”切换到“体系驱动”。

咱们看曹德旺的做法就是,很早就安排曹晖进入到企业,积攒经验和履历,这些履历跟公司的发展战略高度匹配,海外本土化和高端玻璃技术升级都是他最重要的抓手。

不过这里要存在一些需要后面观察的一个点,就是曹德旺的影子权力,是否会干扰到曹晖。作为创始人,曹德旺并没有"抽身而退",仍是实际控制人之一并留在关键岗位,把儿子扶上马,再送一程。不过,创始人如果在关键岗位保留过多“否决点”,新班子的执行是比会打折扣。

但我还是相信曹老爷子的智慧。

这是一场准备多年、布局高明平稳交棒。福耀这次接班,能否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史上的一个成功案例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帝国   长子   玻璃   曹德旺   公司   娃哈哈   伊利诺伊   中国   企业   董事长   能力   履历   本土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