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最近深圳龙华区有家公司彻底火了,但不是因为业绩好、产品牛,而是因为干了件特别不地道的事儿。
这家公司的人,组团“白嫖”外卖,半个月吃了二十多单霸王餐,最后把外卖小哥逼得集体上门讨说法,还引来了警察和市场监管部门。
这事儿从一开始的离谱,到后来的反转,再到现在的后续处理,每一步都透着不可思议......
先说说这事儿是怎么被发现的,一开始,就几个外卖小哥私下吐槽说“龙华区有个地址邪门得很,送过去的单总被投诉,一会儿说没送到,一会儿说超时,一投诉就退款”。
本来大家以为是偶然,直到有天晚上,几个骑手在站点歇脚,凑一块儿核对订单信息,这才发现不对劲。
原来他们说的邪门地址,居然是同一家公司,更吓人的是,有人翻了记录,这地址半个月里下了二十多单。
而且每一单都以没送到为理由退了款,退款成功率100%,连平台系统都没查出猫腻。
本以为这是偶然,谁知道真相揭开后,这分明是故意的,骑手们越想越气:
自己风里来雨里去,送一单才赚几块钱,结果这帮人坐着吹空调,还想着白吃白喝,完了还要倒打一耙说“没送到”?
几个人一合计,决定第二天上门问个清楚,总不能让自己的辛苦钱打水漂。
第二天中午,五六个骑手骑着电动车到了这家公司楼下,上楼敲门。
开门的是个穿白衬衫的男人,看着像个小主管,一听骑手是来问投诉退款的事儿,脸立马沉了,没等骑手多说,“砰”的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骑手们愣了一下,接着就有点火了,隔着门喊:“我们按地址送的,你们说没送到,这不是撒谎吗?”
门里没安静几秒,就传来一个粗嗓门:“再在这儿转悠,我叫保安来把你们拖走!”
这话直接把门外一个穿黑外套的骑手惹毛了,他嗓门也提高了:“你们天天吃白饭,还有脸甩锅给我们?我们送外卖容易吗?”
没想到这一喊,门突然又开了,冲出来个光头男,指着骑手的鼻子就骂,嘴里还蹦出句特别难听的话:“是狗就站着别动!”
更讽刺的是,后来警方调监控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前台有个监控,清清楚楚拍着:
每次外卖小哥把餐放在前台,最多半小时,就有公司员工过来把餐拿走,根本不是他们说的 没送到。
也就是说,这帮人一边拿着外卖吃,一边反手投诉没收到,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评论区里网友都炸了锅,有人说 “见过抠门的,没见过这么抠门还嚣张的,吃霸王餐还理直气壮?”
还有人扒出了这家公司的背景,老板名下居然同时开了四家公司,可员工月薪才三千块。
有网友调侃“合着老板赚大钱,员工就靠白嫖外卖省钱?”但更多人觉得,“月薪三千不是偷鸡摸狗的理由,再穷也得有底线”。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们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全国各地的人开始组团在点餐软件上给这家公司下单,备注写得五花八门。
“老板请员工吃的,不用送进去,放门口就行”“吃完直接扔,别浪费人家公司的免费额度”“麻烦多放双筷子,他们人多”。
结果短短两天,这家公司门口堆的外卖比快递站还多,连保洁阿姨都吐槽 “收拾都收拾不完”。
骑手这边也有了新变化。有胆子大的骑手试了下接这家公司的单,发现配送费直接涨了三倍。
原来平台也注意到了异常,想靠提高费用吸引骑手接单。
可即便如此,还是没人愿意接,有骑手在采访里说“不是怕麻烦,是觉得恶心,不想给这种公司送东西”。
后来大家发现,再在点餐软件上搜这家公司的地址,系统会直接弹出提示:“该地址存在异常投诉记录,建议谨慎下单”,等于变相把这家公司标记了。
随着事件发酵,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警方调取了公司员工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发现不止 “白嫖” 外卖。
这帮人还互相给其他商家刷差评、刷信誉,以此换免费商品或者退款。
外卖平台也没闲着,直接封禁了这家公司关联的二十多个账号,连员工私人账号都查了一遍,避免他们换号继续搞事。
市场监管部门更是把这家公司列为重点巡查对象,专门盯着他们的经营行为,前台那几段监控录像,也成了关键证据。
现在这事儿过去快一周了,最新的进展是,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找公司老板谈过话,要求他们退还所有白嫖外卖的钱,还要向被投诉的骑手道歉。
有骑手说,已经收到了退款,虽然钱不多,但总算讨回了公道。
而这家公司呢,因为名声臭了,不少合作方都主动终止了合作,连员工都有人辞职。
有离职员工偷偷跟媒体说“觉得在这儿上班丢人,走在路上都怕别人认出来”。
其实回头想想,这事儿闹这么大,根本不是一顿外卖的事儿。
它戳中了大家最在意的点:凭什么有人能靠撒谎、耍无赖占便宜,而辛苦干活的人却要受委屈?
就像网友说的,“月薪三千不是错,错的是把穷当成没底线的借口,开四家公司也不是错,错的是老板没教员工怎么做人”。
更值得琢磨的是平台的漏洞,为什么100%的退款成功率,系统一开始没查出来?
是不是对商家或者用户投诉的审核太宽松了?这次事件后,有外卖平台已经调整了规则:
同一地址多次投诉,会先核实监控或骑手定位,再决定是否退款,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户说退就退。
这也算是从坏事里引出了点好的,至少能避免更多骑手被冤枉。
说到底,一顿外卖也就几十块钱,可丢的体面、坏的名声,却不是几十块能买回来的。
这家公司现在成了反面教材,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底线永远不能丢,因为你耍的小聪明,最后只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