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恶劣先例!中国出稀土新规后,荷兰也摊牌,接管中企海外资产

中国商务部刚公布稀土出口管制公告,荷兰就在72小时后抛出一记“狠招”:

直接接管中国企业旗下的核心芯片资产。

这可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一种“开恶劣先例”的举动。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

2025年10月9号中国商务部甩出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这次管制新规可不简单,不止管稀土原料,连国外企业用了中国稀土技术造的产品,都得经过中国批准才能卖。

但谁能想到,就在中国新规引发全球关注时,荷兰政府在10月12日公开了件大事:

他们早在9月底把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

冻结了全球30多个分支机构的资产,扣下所有知识产权。

把中方老板张学政的职务停了,连99%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

安世官网10月14日更新显示,张学政照片已被移除,首席财务官暂代CEO,荷兰强行任命法定董事。

闻泰手里的股份,也被强制交给了第三方托管。

而荷兰这通“强拆式”操作看似突然,实则暗藏玄机。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在2019年花大价钱收购的“心头肉”。

被收购后,不仅没亏钱,反而越做越强。

2024年一年,营收就高达147亿元,占了闻泰总营收的整整六分之一。

它在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是妥妥的“隐形冠军”,市场份额排第一。

平常开的汽车,尤其是电动车,里面的逆变器芯片,40%都可能来自它。

日常用的手机、电脑,里面的基础元器件,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简单说,安世就是给现代工业提供“心脏部件”的企业。

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里,少有的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尖子生”。

但就是这么一家连续盈利、零负债、每年给荷兰贡献巨额税收的“模范企业”。

突然就被扣上了“国家安全威胁”的帽子,尤其是这顶帽子还漏洞百出。

荷兰一会儿说“保障供应链安全”,一会儿说“内部治理缺陷”,甚至还扯上了“防止技术泄露”。

但闻泰科技的声明一针见血: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

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了。

英国《金融时报》、彭博社纷纷发文质疑,说荷兰这理由站不住脚,纯属没事找事,只会加剧中西方的摩擦。

背后看不见的手

为什么荷兰敢对安世半导体下手,是他们胆大吗?

别傻了。这出戏的“总导演”,其实远在大洋彼岸。

把时间线串联起来,一切就豁然开朗。

早在2024年,闻泰科技就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实体清单”。

紧接着,2025年9月25日,美国又出了个新规,搞了个“50%规则”。

意思是只要被列入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统统都要被管制。

而安世半导体,正是闻泰科技100%控股的公司。

这时间点卡得多么精准?

美国前脚刚出“剧本”,荷兰后脚就立刻下场“开演”。

甚至荷兰这一举动还可以打着“配合国际管制,防范中资子公司规避制裁”的正义旗号,把“抢资产”包装成“合规操作”。

但从美国逼着荷兰阿斯麦(ASML)不准卖高端光刻机给中国,到如今荷兰直接下场“抢”中企资产,这背后的逻辑一脉相承:他们怕了。

他们怕中国通过海外并购,一点点吸收技术,一步步完成产业升级;怕中国电动车跑遍全球,怕中国芯片技术自给自足。

因为他们早就发现,在公平的赛道上跑不赢,就只能掀桌子、改规则,甚至直接下场抢你的“跑鞋”。

荷兰,更像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棋子”。

中国的反击

荷兰这次的举动,看似狠辣,却是一场输掉未来的豪赌。

毕竟中国这次甩出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玩得比美国还高级。

它不只是管原材料,而是管整个产业链。

只要你的产品里,用到了哪怕一丁点儿中国的稀土,或者相关的技术、设备,对不起,都得听我的。

这招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你不是喜欢搞长臂管辖吗?让你也尝尝被规则支配的滋味。

这一下,谁最疼?还是荷兰自己。

他们引以为傲的阿斯麦光刻机,尤其是最先进的EUV设备,其核心的精密磁铁,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单台EUV光刻机,就需要17公斤稀土。

有分析测算,中国的定向管制,能让阿斯麦的月产能从55台,骤降到5台。

消息一出,阿斯麦慌了,已经开始为可能的出货延迟做准备,满世界找替代方案。

可问题是,全球90%的高纯稀土产能都在中国,他们上哪儿找去?

美国自己烧了280亿美元重建稀土供应链,可到最后呢?不还是得依赖中国的高温熔炉。

荷兰这波操作,本想给美国当“马前卒”,抢个中企资产当投名状,结果回头一看,自己的“命根子”却被中国捏在手里。

这一步,多少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意思。

一个恶劣的先例

荷兰的“接管”,彻底撕下了西方的虚伪面纱,告诉全世界:只要我需要,你的财产就不是你的财产。

以后谁还敢去欧洲投资?今天能抢你的公司,明天就能抢你的工厂。

这种信任的崩塌,是用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更重要的是,这彻底激怒了中国。

闻泰科技已经明确表态:寒流挡不住产业向上。

他们一边启动国际法律程序,一边稳住全球2.5万个客户的供应链,同时对接中国政府寻求支持。

这已经不是一家企业在战斗,而是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在面对不公时的集体抗争。

而中国的牌,还有很多。

荷兰在中国同样有飞利浦、壳牌、阿斯麦等大量资产。

既然荷兰敢做初一,中国也能做十五。

你动我的核心资产,就别怪我让你在华利益受损。

这场博弈,已经从单纯的贸易摩擦,升级到了资源、技术、规则主导权的全方位较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荷兰这场“豪赌”暴露了西方的深层焦虑。

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无法接受一个平等的、强大的中国。

以为通过卡脖子、抢资产,就能阻断中国的脚步。

但他们错了,谁也挡不住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这种外部的打压,只会让我们更加清醒。

它会让我们懂得,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抢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才是唯一的出路。

从稀土到芯片,从光刻机到新能源,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打破封锁,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

这条路会很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

结语

靠“强取豪夺”是赢不了竞争的,只有公平合作才是长久之道。如果有些人非要选择当“海盗”,那么,迎接他们的,必将是狂风巨浪。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中方发布稀土新规后,阿斯麦为出货延迟做准备》2025-10-11

2.新京报:《中国稀土新规出台,并非激进的政策升级 | 新京报专栏》2025-10-12

3.观察者网:《明抢了?荷兰政府接管中资芯片制造商,中企强烈抗议》2025-10-1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科技   荷兰   先例   稀土   中国   恶劣   资产   海外   美国   管制   半导体   光刻   全球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