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2023年3月29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面对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表明:“中美要避免战争,可以学宋朝,学澶渊之盟”。
这位提出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著名学者,将公元1005年北宋与辽国签订的合约视为管控大国冲突的理想范本。
在他描绘的蓝图中,中国通过类似宋朝的“岁币”方式向美国支付一定代价,就能换取两国百年和平。
但他却忽略一个事实,现在的中国并不是宋朝时期!
公元1004年秋,辽圣宗与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下,直逼北宋都城汴梁,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宋真宗的第一反应是逃跑,但在宰相寇准的力谏下,最终才勉强北上亲征。
当宋真宗抵达澶州时,战场出现了戏剧性转折,宋军使用射程可达千米的床子弩,精准狙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辽军士气大挫,萧太后不得不考虑议和。
双方随后谈判,签订“澶渊之盟”,根据协议规定,宋朝每年向辽国支付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以白沟河为界,维持和平关系。
不过协议带来了宋辽之间长达120年的和平,北宋得以专注发展经济文化,创造了当时占全球GDP总量30%的繁荣。
所以艾利森就认为,在21世纪的环境下,中美在竞争的同时也可以相互配合,毕竟他还认为,两国都拥有大量核武器,一旦发生冲突,任何一方都无法幸免,所以两国之间应该确保和平,才能够稳定的发展。
但当艾利森的提议发表之后,就立马引起了广泛的不满,毕竟众多熟悉历史的人都敏锐察觉到其中的陷阱,宋朝虽然买来百年和平,但是也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而且更刺痛中国人心的是近代史的相似记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以为能换取安宁,结果日本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所以从鸦片战争后签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能证明,如果一直妥协下去,不仅换不来敌人的尊重,反而会招致更多的侵略者。
而且在2018年以来,美国就无视国际规则对中国加征关税,打压华为、中兴等企业,特别是当这套组合拳未能击垮中国后,战略欺骗就成了新手段,毕竟“澶渊之盟”的提议本质就是诱使中国让出核心利益。
不过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方式也与宋朝截然不同,例如面对芯片封锁,中国加大研发投入,在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取得突破。
面对金融围堵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持续抛售美债,甚至在外交上促成沙伊和解,推动金砖扩员,构建多极秩序。
特别是美国学者只看到澶渊之盟带来的和平期,却故意忽略其导致的军事衰落,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深知“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毕竟半岛战争中近20万军人的牺牲,换来新中国的和平环境,而非任何盟约。
而且面对艾利森的建议,经济学家就普遍认为,如果中美之间要签署现代版澶渊之盟,角色应该进行互换,毕竟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GDP28%,美国仅11%,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所以该付“岁币”的应是美国。
甚至在202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亿美元,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30%,而且在军事方面,中国有东风导弹、055型驱逐舰、歼-20隐形战机,具备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这些装备也让中国面对外部军事压力有足够应对能力。
主要信息来源:
关于大国竞争,“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谈到了“澶渊之盟” 2023-03-29 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