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暴雷!央视曝光“水果骗局”,越看越害怕,怪不得身体不好

早上,吴大妈跟邻居在小区门口聊得正热闹。她提着一袋鲜亮亮的“进口水果”,笑着说最近总犯困,身体好像没以前那么有劲,还以为多吃水果能“补一补”。谁想到,话音刚落,隔壁老杨就来了句,“可别乱买,这阵子不是说有水果骗局,央视还上新闻了,那些‘洋水果’、‘爆炸桃’可不一样,吃多了,身体还真说不准。”

你是不是也和吴大妈一样,相信水果越贵越健康,样子越洋气越营养?可实际上,吃错水果,选错门道,不仅花了冤枉钱,有些陷阱还真会影响身体健康。那央视到底说了啥?水果摊上都藏着哪些学问?

很多人觉得,外表好看的水果就是新鲜、营养。可央视的一期报道,直接把水果市场的猫腻摊在了阳光下,让不少人看得直皱眉。

市面上的水果骗局越来越精细 ,像桃子表皮裂开,商家会说这是“自然成熟、风味更好”,出现金黄色光泽的梅子、葡萄,常打着“高端进口”的旗号,甚至国内普通水果摇身一变都披了海外“外衣”。

你以为买到的是原生态,其实有些所谓的自然裂果,完全可能是人为控制湿度大棚催熟;而“美容”后的水果,经过特殊打蜡、抛光,表面光鲜亮丽,实则为了延长保鲜、增加销售。

央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一些摊贩会临时贴标“洋品牌”,国内不到四、五块钱一斤的桃,被贴了牌子直接卖到20多块 ;还有些水果甚至用化学保鲜剂处理过,表皮无瑕疵,可细菌、农残却超了标。

所以,那些商家口中的“野生”“有机”“进口”,未必如宣传那么神奇。有趣的是,央视还碰到黄金西梅、苹果“洗澡”,商贩用复杂流程清理、打蜡,为的就是卖出更高价。一盒“精装”葡萄,价格翻了几番,但背后的流程,其实只是包装和表层处理。

别小看这些操作。化学添加、保鲜剂残留、大棚催熟,这些都可能在无形中影响身体健康,轻则肠胃不舒服,重时还会累积有害成分,对免疫力、肾脏、肠道造成负担 。难怪每到换季,总有人说“水果吃着没劲,不香,还容易闹肚子”。

很多人爱吃水果,是为补充维生素、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功能。可上面提到的猫腻,真的会“毁健康”吗?

长期吃经过化学处理、霉变、打蜡过度的水果,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营养“缩水”。 有些水果表皮打蜡,虽然外观诱人,营养结构却遭到破坏。糖分、维生素C含量降低,生物活性成份损失超过10%-25% ,健康价值大打折扣。

肠胃不适。 残余农药、保鲜剂摄入体内,轻则出现腹胀、腹泻,肠胃敏感的人容易诱发炎症,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更易“中招”。

慢性毒素积累。 央视曝光部分不正规商家用违禁药剂保鲜,时间一长,肝脏、肾脏代谢压力增加,甚至有潜在致癌风险。

虚高营养焦虑。 被包装的水果,多数卖点都是“高钙”、“高维C”。可真相是,价格贵≠营养好,同等重量下,国产优质苹果的维生素含量毫不比进口奇异果少。

混淆“进口”与高价。 有些商贩用进口为噱头,抬高售价,但冷链、运输过程可能有二次污染、催熟剂干预,健康性存疑。

央视还特别提到,一些“异形”“爆裂”水果,受到特定“营销”追捧,其实部分属于生长异常,反而有口感、营养损失;此外,往往“颜值高、价格贵”的水果,更容易藏住喷剂、打蜡等处理痕迹,这些细节可不是每个人都留意得到。

面对满眼花哨的水果摊,怎么才能不被“套路”迷了眼?央视调查后,持权威专家的安全选购方法,值得牢记:

适度挑选外形。自然成熟的水果表皮纹理细腻、略带小瑕疵 才是真家伙,反倒是毫无瑕疵、太光滑的水果,八成经历过“美容”。

多闻味道。 新鲜水果有天然果香。打蜡打得太重、化学处理过的,往往闻上去只有淡淡塑料、石蜡味,没有果香。

购买正规渠道。 超市、信誉好的果蔬店管理更规范,质量追溯更容易,不要贪图小摊便宜。

浸泡清洗。 买回家后,流水反复冲洗,必要时用淡盐水浸泡 几分钟,有助于去除部分农残、表层蜡。

当季本地更鲜。 新鲜采摘、运输周期短的本地当季水果,营养更丰富,保鲜剂和催熟剂用得少。

拒绝“神奇噱头”。 只要遇到“高端进口”“功能性水果”等夸张宣传,记得冷静甄别,看包装、查标志,官方认证更可信。

有不少医生也提醒大家,不要把“吃水果等于健康”当成金科玉律。水果虽好,每天控制总量在*200-350g 左右为宜,而且要分不同时间,小量多次吃*;糖尿病、肾炎、高血糖等特殊群体,更要选择低糖分、易消化的水果,远离高糖或腌制类制品。

通过合理选购和饮食结构调整,你会发现健康其实没那么“高难度”,反而是回归本味就最安全。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央视新闻客户端《水果市场暗藏“骗局”,外表光鲜未必更健康!》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4. 央视网.世界就在眼前
5.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水果食品安全专刊,2023年第43卷
6.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水果农残安全风险报告,2022
7. 《食品安全导刊》水果表面打蜡和清洗科普文章2023年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美食   水果   骗局   央视   害怕   不好   身体   营养   表皮   健康   瑕疵   肠胃   食品安全   化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