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大陆芯片后,台积电宣布1000亿美国建厂,现在已经后悔

前言

台积电肠子都要悔青了!

自从耗资1000亿在凤凰城沙漠建厂之后,不光普通工人的工资比台湾高了三倍,工会还时不时的罢工,设备动不动就被海关扣上十天半个月。

当初说好的几百亿补贴,现在连影子都没见到,本以为能靠着美国市场翻身,结果却被政治承诺给忽悠瘸了,这能怪谁呢?

政治裹挟下的豪赌

2020 年夏天,美国商务部的禁令像一块巨石砸进台积电的办公室,禁令要求: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给华为供货都得先拿许可。

台积电的生产线里,美国的设备、软件占了近六成,这道禁令等于掐住了它的脖子。

那时华为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每年贡献超过 12% 的营收

研发部门的老工程师还记得,华为海思的团队经常带着设计图纸飞到新竹,和他们一起优化 5nm 工艺的良率。

深夜的厂房里,两边的工程师围着晶圆检测机讨论到天亮,可禁令下来后,这些合作突然成了 “红线”

管理层开了三天三夜的会,魏哲家总裁在会上翻来覆去看着华为的订单数据,最后叹着气说:“遵守规则吧。”

消息传出去那天,新竹工厂里负责华为订单的产线突然空了下来,操作工小陈擦着机器上的 “华为专用” 标识,小声问班长:“以后还能再做他们的活儿吗?” 班长摇摇头,没说话。

就在断供消息公布的第二个月,台积电宣布要去美国建厂,12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造 5nm 工厂,这个数字当时让全球科技圈都吃了一惊。

美国政府派人来台湾,在新闻发布会上举着《芯片法案》的文件说:补贴少不了,政策有保障。

台积电厂长们去凤凰城考察,看到当地政府划的地块上插着 “欢迎台积电” 的牌子,心里觉得稳了,离美国客户近了,还能躲开地缘政治的麻烦,多好

可真正动工后,麻烦才刚开始。

工厂困境显现

2021 年,第一批从台湾派去的工程师抵达凤凰城,领队老王是在台积电干了 20 年的老员工,他带着团队扛着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甚至连车间的排班表都带来了,想着 “把台湾的效率复制过去”。

结果第一天培训当地工人就卡了壳,台湾工程师习惯了 “三班倒”,24 小时连轴转,可美国工人到点就收拾东西走,说 “劳动法规定不能加班”。

有次机器出了点小故障,老王让当地技术员连夜抢修,对方却摊摊手:“明天再说,我要回家陪孩子。” 老王急得在车间转圈,最后只能自己带着台湾工程师通宵处理。

更头疼的是成本,凤凰城的厂房建设成本比新竹贵了三倍,钢筋、水泥的价格像沙漠里的温度计一样往上蹿。

当地工人的工资更是吓一跳,一个美国工程师的月薪能抵台湾同岗位的五倍,可干活效率却差了一截。

有次台湾团队用一周调试好的设备,换美国团队上手,折腾了半个月还没达标。

为了让工厂按时投产,台积电只能从台湾调更多人过去。

2023 年春节,三百多个台湾工程师没能回家过年,他们看着窗外沙漠里的落日,心里不是滋味。原计划 2024 年投产的工厂,就这么拖到了 2025 年,光延期的损失就够建半条产线了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可美国政府承诺的补贴却迟迟不到位。《芯片法案》说给台积电 66 亿美元,可到 2024 年底,只到账 15 亿。财务部门每次催款,对方都用 “流程没走完” 搪塞。

2025 年初特朗普上台后,突然说要对进口半导体加 25% 的关税,连台湾产的芯片都算在内。这一下,台积电在台湾的工厂往美国发货,成本凭空涨了一截,凤凰城工厂本就亏损,这下更难了。

失衡布局的代价

黄仁昭在股东会上算了笔账:凤凰城工厂每生产一片晶圆,成本比新竹高 40%,可卖价却差不多,2024 年全年亏了 4.41 亿美元,2025 年第一季度还在亏。

股东们坐不住了,有人在会上拍桌子:“当初说美国市场稳,现在稳在哪儿了?” 股价也跟着跌,宣布追加 1000 亿美元投资那天,股价直接跌了4.2%,交易所的大屏上,台积电的图标像个泄了气的气球。

这时候再回头看大陆市场,更是让人心里发沉。

当初断供华为后,台积电以为大陆芯片产业一时半会儿起不来,可没想到,中芯国际的 14nm 工艺良率从 2020 年的 60% 冲到了现在的 90%,甚至开始接国内手机厂商的订单。

华为自己的芯片设计团队也没闲着,硬是用中芯的产线做出了能满足日常使用的芯片。

小陈现在在新竹工厂做国内其他客户的订单,他听同行说,大陆的晶圆厂这几年招了不少人,工资给得高,设备也在更新。

一次去参加行业展会,小陈看到中芯的展台前围满了客户,而台积电的展台上,少了华为这个老伙伴,总觉得空落落的。

更让人唏嘘的是,其他国际企业都在往大陆跑。

德国大众砸 25 亿欧元在上海搞新能源研发,新加坡的科学家带着抗衰项目跟中国团队合作连美国的一些初创公司都偷偷找大陆代工厂合作。

只有台积电,把筹码押在了成本高、政策又不稳的美国,像抱着个烫手山芋,扔也不是,抱也不是。

结语

张忠谋老爷子退休后很少露面,可 2025 年 3 月在一场论坛上,他看着台下的年轻人,突然说:半导体产业的根,应该扎在市场最肥沃的地方。

这话没人敢接,可台积电厂里的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当初要是没断供大陆市场,要是没把那么多钱砸到美国,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

或许这就是最无奈的地方,路是自己选的,现在再后悔,也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只是偶尔在深夜,台积电的工程师们会想起 2020 年之前的日子,那时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大陆市场像块海绵,吸走了他们大部分产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着亏损报表,在沙漠的寒风里,怀念曾经的热络与安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科技   美国   芯片   后悔   大陆   华为   台湾   新竹   凤凰   工厂   工程师   禁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