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可能压根没想到,自己派出一万人去俄罗斯前线,本意是想换点石油、粮食、军技,结果这事居然在国内掀起了一场“爱国热潮”。
这不是朝鲜第一次搞这种宣传套路,但这一次的确打出了实效。可以说朝鲜变聪明了,也可以说这是一场投机。不管怎么评价,结果摆在那儿,确实不赖。
朝鲜这次的出兵,似乎换到了与众不同的红利。金正恩可能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但肯定知道,这事没有白干。
朝鲜出兵俄罗斯,不是什么“同仇敌忾、社会主义兄弟情深”?
根据多家媒体信息,从8月起,朝鲜陆续向俄罗斯西部的库尔斯克州派出大约一万名士兵。这批部队并非简单的后勤支援,而是真正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
虽然朝鲜官方对这事闭口不谈,但俄罗斯那边的军事社交媒体早就开始发布朝鲜士兵参与作战的视频和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朝鲜图什么?答案很简单:技术、资源、战略位置。
朝鲜是全世界最缺能源的国家之一,连电力供应都常年紧张,在联合国和美日韩的制裁之下,连基本的石油进口渠道都受限。
而俄罗斯呢,战争打得正焦头烂额,又急需兵力支援,这时候朝鲜递上“一万人”,俄罗斯当然愿意拿资源来交换。
但最值钱的,是技术。就在朝鲜出兵后的几周内,朝鲜突然下水了两艘新式军舰。以往朝鲜海军大多停留在二战水平,少数现代化舰艇也只是看起来像样。
这两艘新舰虽然其中一艘下水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但至少在外观、排水量、武器配置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金正恩亲自到场宣布,朝鲜“已经迈出成为海洋强国的第一步”,并强调这两艘军舰将成为“捍卫海洋主权的战略轴心”。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大,但考虑到朝鲜之前在舰艇制造上的技术短板,这种突然进步无疑证明了一件事:有人在背后帮了一把,而那个人,八成就是俄罗斯。
再加上金正恩还顺带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朝鲜“获得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并坦言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虽然他没透露细节,但从海军领域的进展来看,这个秘密武器很可能就和海上作战相关。
所以说,出兵援俄这事,根本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次以兵力换技术的“交易型出兵”。
如果说出兵援俄是朝鲜在外交的算盘,那这事在国内造成的效果,多少有点儿意外之喜的味道。
援俄士兵的事迹被朝鲜媒体大篇幅报道之后,国内不但没有出现任何质疑,反而形成了一种浓重的“英雄主义氛围”。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参军热情突然飙升,征兵点甚至出现了“自发排队报名”的场面。
这可不是我们在开玩笑,而是朝鲜媒体自己报道的。
更有意思的是,普通民众居然开始自发为阵亡士兵的家属捐款捐物。在一个物资短缺、生活困难的国家,这种“自愿捐赠”可不是随便哪个时期能发生的。
金正恩显然也没料到这事会发展成这样,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他专门提到这件事,并说“照顾军属是国家责任”,所以决定把所有民间捐款退还给原捐助者。
这波操作其实很聪明。一方面保住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又不让国家显得无能。
与此同时,朝鲜政府还展开了一整套英雄纪念工程。阵亡士兵被接回国土后,金正恩亲自到机场接收遗骸,棺椁上盖着朝鲜国旗,现场还播出了他“流泪致敬”的画面。这些士兵随后被安葬在英雄墓地,成为朝鲜新一代烈士模范。
这一套流程下来,军人的社会地位被空前拔高。平时不怎么受重视的士兵,一下子变成了“民族骄傲”。对于一个长期依赖军事体制维稳的国家来说,这种社会氛围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军队动员,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
所以说,这次援俄行动对朝鲜来说,不仅是军事上的走出去,更是一场社会动员的“再启动”。能把一场外国战争,变成国内凝聚力的工具,这种操作,就连很多大国都未必能做到这么顺滑。
朝鲜媒体没有像一般国家那样避讳士兵死亡,反而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牺牲精神”。各种报道、视频、照片铺天盖地,甚至组织学生、工人观看士兵归国仪式。
这就把原本可能引发争议的外派军队问题,转化成了民族自卫。逻辑一转,民众接受度自然提高。
而且,不得不说,朝鲜这种“孤立状态下的宣传一体化”确实比很多国家高效。没有太多反对声音,也没有社交媒体扰乱节奏,政府说什么,老百姓就只能听什么。
在这种信息封闭的环境下,宣传效果往往能达到最大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正恩这次出兵俄罗斯,不但没有引起任何内部混乱,反而激发了一系列正向反馈。技术有了、资源进来了、军人地位提高了、社会氛围也被带动了。
别看朝鲜一直被说是“经济落后、外交边缘”,但这次的整体操作真的称得上是一场高性价比外交。
而且,这事可能只是个开始。
金正恩在会议中多次强调“朝鲜要加强海军建设”“打造海洋强国”,这说明朝鲜未来可能不仅仅满足于陆地防御,而是要开始布局东海、黄海甚至更远的海域。
再加上“秘密武器”这个话题迟迟不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朝鲜可能已经获得了某种新型打击能力,尤其是在远程导弹或潜射武器领域。
这一仗打得不亏,朝鲜的意外之喜其实是精明布局。
金正恩有没有算到这一步?他可能没想到国内反应会这么好,但绝对知道这事不会白做。毕竟能在国际局势动荡的档口,不靠热钱、不靠资本市场,全靠“一万人”和一张嘴,就从战场上薅出一堆红利,这种操作,放眼全球也不多见。
参考资料:
金正恩借鉴北京经验?1个月后,朝鲜将举行大阅兵,大杀器即将公开亮相
2025-09-10 18:33·榆树视界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