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自驾青海弃车失联两个多月,行车记录仪画面曝光:陌生人用被单遮挡镜头

2025 年 11 月,“36 岁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 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广西男子钟某某从西藏返程老家途中,于 8 月 27 日在青海格尔木失去踪迹,人车一同消失在茫茫戈壁。直至 11 月 1 日,其驾驶的白色大众轿车在拖拉海沟被发现,但车内空无一人,更令人费解的是,行车记录仪竟拍下陌生人用被单遮挡前挡风玻璃的画面,这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失联事件更添悬念。

钟某某的哥哥钟先生,从 10 月 15 日起便在社交平台持续发布寻人启事。他在动态中透露,弟弟今年 36 岁,从事电商软件编程工作,常年保持 “边工作边旅行” 的生活状态,此前已在西藏居住一年,此次是专程驾车返回广西老家。家人最后一次与钟某某取得联系是 8 月 27 日上午,父亲在电话中听到他语气轻松,还提及当天的行程安排,未察觉任何异常。

通过警方调取的轨迹信息可见,钟某某 8 月 23 日至 24 日在拉萨有加油记录,8 月 27 日凌晨还在那曲市乃吉沟留下行驶轨迹,当天上午 10 点,他驾驶白色轿车从格尔木锦悦酒店驶出,这是目前可追溯的最后公开影像。视频中,钟某某穿着浅灰色外套,戴着黑色鸭舌帽,动作麻利地拉开车门,后备箱内隐约可见一个深色背包 —— 这个背包后来出现在被寻获的车辆里,成为现场为数不多的个人物品。​

“他没贷款,没感情纠葛,老家新房也盖好了,完全没有生活压力。” 钟先生在回复网友疑问时反复强调,弟弟性格开朗,户外经验丰富,此次失联毫无征兆,让整个家庭陷入焦灼。从 10 月中旬到 11 月初,钟先生几乎每天都在社交平台更新寻人进展,字里行间满是急切与期盼。​

车辆寻获细节:胶布遮摄像头,弃车点藏废弃矿区​

10 月 30 日,云南蓝天救援国际合作中心青海分中心接到钟先生的求助,救援人员张先生立刻带队与当地公安联合组建搜救队伍,以格尔木为中心,向周边无人区展开拉网式排查。拖拉海沟区域地形复杂,遍布沟壑与碎石,大型设备难以进入,队员们只能依靠徒步与小型越野车交替前行。​

11 月 1 日下午,搜救陷入僵局之际,张先生在一条隐蔽小路发现了异常。“地面有新鲜的轮胎压痕,不像牧民的摩托车印记。” 他回忆,顺着痕迹走到一处陡坡下,直觉告诉他车辆可能在上方,于是爬上旁边的土坡眺望,果然在弯道处看到一抹白色 —— 正是钟某某驾驶的大众轿车。​

车辆被发现时的状态透着诡异。车身外部所有摄像头,包括前后行车记录仪,都被黑色电工胶布紧紧缠绕,胶布边缘带着拉扯后的褶皱,连后视镜下方的辅助摄像头也未遗漏。前挡风玻璃上盖着一块褪色的蓝色被单,边角已经磨损,被风吹得贴在玻璃上,仿佛刻意要隐藏车辆的存在。​

救援人员拉开车门时,车内物品摆放整齐,除了那个深色背包,钱包、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等财物均在,未发现明显打斗或拖拽的痕迹。油箱里还剩约四分之一油量,钥匙不在点火开关处,方向盘上落着薄薄一层沙尘。格尔木市公安局办案人员到场后,当即决定将车辆拖回局里勘查,重点提取 DNA 物证,排查是否存在失踪人员以外的生物信息。​

“周围都是连绵的土山,徒步能爬上去,但车辆底盘太低,根本冲不上陡坡。” 参与勘查的民警介绍,从现场痕迹判断,车辆是主动停靠在弯道处,并非意外滑落或碰撞所致。这一发现与后续行车记录仪的内容形成了呼应。​

记录仪关键线索:男子迷路弃车,陌生人深夜现身​

车辆找到后,藏在中控下方的行车记录仪,成为解开失联谜团的关键线索。救援人员将储存卡接入设备后,一段段影像逐渐还原了 8 月 27 日当天的情景。​

记录仪显示,8 月 27 日 17 时 12 分,车辆行驶至拖拉海沟附近时,速度明显放缓。画面中,前方道路布满碎石,两侧是陡峭的土坡,镜头不时随着车身颠簸晃动。“这是在哪,这是去哪了?” 钟某某的声音突然出现,带着明显的困惑,显然已经迷路。他尝试加速冲过一处陡坡,车轮打滑溅起碎石,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鸣,最终还是停了下来。​

几分钟后,记录仪捕捉到车门开关的声音,随后画面变暗 —— 车辆正常熄火,记录仪也随之关闭。这段影像印证了救援人员的推测:钟某某因车辆无法前行被迫弃车,大概率是带着背包徒步寻找救援或信号。​

更令人震惊的内容出现在后续片段中。记录仪在中断近一个月后,于 9 月 20 日深夜 23 时 05 分突然启动。画面昏暗模糊,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车头前,手里拖着那块蓝色被单,动作迅速地盖在前挡风玻璃上。由于光线太暗,无法看清此人的面部特征,只能判断身高约 1.7 米左右,穿着深色衣物。​

“应该是车辆受到强烈震动后,记录仪自动触发了紧急启动功能。” 张先生分析,对比前后画面发现,车辆停放的位置似乎有细微移动,周围路面也比 8 月 27 日时更宽,“那条沟往上走有废弃的玉石矿带,说不定是盗矿的人不想被发现,特意处理了车辆。” 这一推测让事件方向变得更加复杂,警方也已将盗矿人员介入的可能性纳入调查范围。​

失联地困境:无人区危机四伏,信号谜团难破​

钟某某弃车的拖拉海沟,地处青海格尔木市边缘,属于典型的戈壁荒滩 “无人区”。这里方圆数十公里内只有一家废弃的矿区车间,偶尔有牧民经过,手机信号完全中断,成为与外界隔绝的 “信息孤岛”。​

“8 月的白天能到二十多度,但晚上能降到零下,昼夜温差极大。” 当地牧民介绍,这片区域野生动物众多,经常能看到黄羊、狐狸出没,甚至有牧民遭遇过狼的袭击。格尔木市公安局办案人员坦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离开车辆失去庇护,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没有水和食物,撑不过三天。”​

更让搜救人员揪心的是,钟某某的手机信号曾出现过两次短暂闪烁。警方查询到,8 月 27 日晚上 8 点 03 分,其手机信号在距离弃车地 12 公里的基站短暂出现,仅持续 3 秒便消失;8 月 29 日上午 9 点 17 分,另一个相距 15 公里的基站捕捉到信号,同样一闪而逝。​

“这两个基站之间隔着三道深沟,徒步至少要走五个小时。” 张先生说,搜救队伍曾对信号覆盖的十几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排查,动用了大型无人机进行低空扫描,甚至请来牧民协助搜寻,但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足迹或露营痕迹。无人区的沟壑与土坡遮挡了视线,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满眼都是灰褐色的碎石与稀疏的骆驼刺,很难分辨异常。​

截至 11 月 7 日,搜救已经持续 8 天。队员们每天清晨 6 点出发,带着干粮与水在无人区跋涉,傍晚时分才能返回营地,不少人的鞋子被碎石磨破,脸上晒得脱皮。“大家都没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找下去。” 张先生透露,第二天他们将调整方案,重点排查两个信号点之间的路线,同时扩大搜索半径,尝试寻找更多踪迹。​

救援队员们正检查无人机的电池续航,准备对信号出现的区域展开新一轮低空探测。戈壁上的风卷起沙砾,拍打在越野车的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钟某某的深色背包还放在警车后座,拉链敞开一角,露出里面的冲锋衣 —— 那是他为应对高原天气准备的装备,如今静静躺在那里,等待着主人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旅游   记录仪   被单   青海   遮挡   陌生人   画面   镜头   行车   男子   两个   车辆   无人区   格尔木市   牧民   格尔木   海沟   碎石   信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