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本该是科技初创企业的理想沃土。但该地区的投资者表示,当地的生态系统还在逐步搭建中。
亚洲编辑尼克・戈登代艾莉・加芬克尔发言时提到: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亚洲。至少,这是上周在东南亚城市新加坡结束的《财富》人工智能头脑风暴会议上,人们得出的共识。
我们报道了人工智能对几乎所有领域的影响,包括医疗保健、银行业、农业、视频游戏,甚至韩国流行音乐。
DeepSeek 模型高效、强大,而且价格便宜,这在亚洲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它不仅让投资者重新关注该地区的人工智能开发商,也鼓励企业积极采用这项新技术。
Granite Asia 的高级管理合伙人纪勋・傅上周在会议现场发言时表示,他认为 “DeepSeek 时刻” 推动了整个地区人工智能的普及。
人工智能带来的乐观情绪也提振了香港股市,投资者纷纷加码阿里巴巴、快手等中国内地的人工智能企业。此外,台积电、软银,以及韩国的 Naver 和 Kakao 等亚洲科技公司的股价,也在这波人工智能热潮中大幅上涨。
乍一看,东南亚对初创企业来说应该很有吸引力:该地区人口年轻,还在持续增长,而且人们普遍熟悉数字技术。但在会议现场,那些需要为这些人工智能项目提供资金的投资者却显得更为谨慎。
据 CNBC 报道,即便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东南亚的风险投资规模较 2022 年的峰值仍暴跌了近 80%。AC Ventures 管理合伙人黄海伦在会议上坦言:“因为大家更倾向于投资利润更高、现金流更稳定的公司,而不是那些烧钱的科技公司,所以资金大幅减少。”
她还劝投资者保持谨慎:“这里的生态系统还不够成熟。不像中国,那里的企业家都经历过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边还比较初级。”
“东南亚的退出渠道前景如何?”Play Ventures 的普通合伙人菲莉西亚・许在另一场关于电子游戏的圆桌讨论中问道,“这确实是个挑战,我真不羡慕那些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风投机构。”
截至 7 月中旬,作为该地区金融中心的新加坡,今年仅有三家企业完成 IPO。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日本 NTT 旗下的数据中心房地产投资信托 NTT DC REIT,融资 7.73 亿美元。而香港今年规模最大的 IPO—— 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的二次上市,融资至少达 40 亿美元。
已上市的科技公司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在最近一期杂志里,我的同事莱昂内尔・林就讲述了这样一家初创公司的故事:印尼叫车平台 GoTo。自 2022 年在印尼上市以来,该公司股价已暴跌近 85%。
“这里的资本市场是否足够成熟,能支撑企业退出?恐怕它的表现没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许补充道。
东南亚市场举步维艰,还有另一个原因:虽然地区整体规模不小,但比不上中国、印度或美国等单一市场。“为什么这里没有像小红书这样的平台?” 傅问道。东南亚的市场规模比中国小,而且还被分割成多个独立市场,缺乏强大的网络效应来带动本地内容平台成长。
尽管如此,发言嘉宾们还是指出,对那些愿意主动寻找机会的人来说,东南亚仍有不少机遇。黄女士提到,虽然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公司可能受到了冲击,但聚焦气候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初创企业仍在顺利融资。
Ryze Labs 的马修・格雷厄姆表示:“对于许多有着更具体、特色鲜明的愿景的公司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机遇,它们有望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不过,他对 “试图成为第 19 个大型语言模型(LLM)” 的公司没什么兴趣。)
东南亚的投资者也准备重新开始投资了 —— 即便不是现在。“我们愿意保持耐心,等看到人才和市场接受度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就会出手。” 傅说。
#热点##时事热点头条说##财经#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