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周末夜晚,北京某社区的24小时自助台球厅灯火通明,年轻人刷脸进场,扫码开台,全程无需服务员,这样的场景,正在数万家台球厅中上演。
2024年新增台球相关企业接近14万家,2025年前10个月又新增10万家。天眼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经历"二次爆发"的传统行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台球爱好者数量已突破2.1亿人,年增长率高达181%。

台球的发展,是一部消费降级与产业升级交织的编年史。19世纪末,象牙制成的台球是上层阶级专属。1986年中国台球协会成立后,树脂球替代象牙球,成本暴降,"板凳支台"就能开张。
上世纪90年代,台球与录像厅、溜冰场、游戏厅并称"街头四大件"。
1988年《人民日报》报道:不到10公里路段,街上就有200多台球桌,1元可玩1小时。
2005年成为分水岭,18岁的丁俊晖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2.1亿观众通过央视观看。

当年全国台球厅达3.4万家,体校纷纷开设台球专业。但狂欢只维持三年,电竞崛起后,台球进入长达十余年的低谷期。
2024年红杉资本、高瓴等投资台球帮、智慧球房等项目,单笔融资最高达2亿元。资本带来的不仅是钱,更是标准化运营体系。
随即自助台球厅应运而生,通常只有4-6张球台,消费者刷脸或扫码开台、自行计时付费。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24小时无人台球厅数量同比增速达2030%。小铁文娱、谈小娱等品牌半年内复制出6000家门店。

现代化自助台球厅配备扫码开台、人脸识别进场、手机远程控制灯光空调、智能计费系统,对社恐人群十分友好。
每张球台都有传感器,可自动识别球的运动轨迹。部分高端球房引入AI教练系统,分析姿势给出建议。
但技术并非万能。设备故障率高,人脸识别系统在光线不佳时经常出错。
智能设备维护成本不低,创业者实际运营后才发现技术投入远超预期。

消费也水涨船高,如今台球厅1小时收费30元以上,品牌球杆动辄五六百元。
聘请陪玩或助教需额外支付几十到上百元,部分高级助教费用最高达每分钟2.5元,折算后1小时150元。这与90年代的1元1小时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美团数据,超过四成台球消费者年龄在20-29岁。这个群体有消费能力,追求品质,但当下一个娱乐风口出现时,他们是否会快速转移?

2023年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冠军郑宇博拿下500万元奖金,现场用麻袋装钱的场景震撼全网。
这一奖金超过了斯诺克世锦赛50万英镑。在抖音平台,台球话题视频播放量达2500多亿次。
但职业化道路并不平坦。真正能靠比赛奖金维持生活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选手需依靠教学、直播、陪练等副业。赛事体系不完善,赞助商有限,都制约着职业化进程。

品牌方宣传诱人,加盟50-80平方米社区店,启动资金15-25万元,不到7个月可回本。
但实际运营中,前期投入远超预期,选址失误导致客流不足,设备故障频发,品牌方承诺的运营支持形同虚设。
中研普华预测,中国台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但能否实现取决于多个因素:消费习惯的稳定性、行业自我净化能力、创新的持续性。
当前增长最快的休闲活动是逛公园、Citywalk、瑜伽和骑行,健康、低成本的娱乐方式。

台球虽符合"轻运动"特征,但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影响大众化属性。无序竞争、夸大宣传、服务缺失等问题,都可能损害消费者信心。
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但台球厅生意实则暗流涌动。
回本周期、选址、运营、行业竞争都是考验。对于想从玩家变店家的人,建议看清形势再出手。
真正能在风口中飞翔的,从来不是"猪",而是有准备、懂运营、能坚持的"鹰"。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