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前的10月18日,正是广岛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的日子。参加决赛的两位运动员中,一位是当时的国乒一姐邓亚萍,另一位则是30岁的前国手、已经嫁到日本并代表日本队参赛的小山智丽。
当时的邓亚萍,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1992年,她囊括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和女双两枚金牌,又在接下来的1993年中帮助中国队3-0完胜由李粉姬、俞顺福领衔的朝鲜队,再次获得考比伦杯。在本届亚运会上,她与孔令辉合作,夺得混合双打冠军,又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冠军。有此辉煌的战绩加持,无数球迷早已把这枚广岛亚运会乒乓球女单金牌看做了中国队的囊中之物。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赛前并不被看好的小山智丽,竟然意外击败了邓亚萍,夺得亚运会女乒单打的冠军。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获胜之后的小山智丽,居然奋力地朝观众席挥动着手中的球拍,接连大叫数声“哟西!”这一声声刺耳的“哟西”,如同刺破苍穹的利箭,让无数国人感到难以接受。
更加难以令人接受的是,在赛后的采访中,小山智丽更是狂妄地对着镜头大喊,她的目标就是要代表日本队打败中国队!这种傲慢自大的表态,居然在她这样一个由中国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口中说出来,顿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喝黄浦江水长大,为中国教练精心培养的运动员却在亚运会这样重大的国际比赛上为别国夺得金牌。 “汉奸”、“叛徒”、“卖国贼”……一时间,中国人久已不用的骂词扑向了千夫所指的小山智丽。
亚运会结束后,一位中国记者愤怒地质问小山智丽:为什么在获胜后要大喊“哟西”?自知理亏的小山智丽狡辩道:其实我不是故意要那么做的,那只是我平时惯用的加油方式。每打一个好球,都会低低地吼上一声,这是从一开始打球就养成的习惯。
面对小山智丽的辩解,记者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你的意思是说,你从小就喜欢在打球时喊“哟西”?
面对这个问题,小山智丽根本无法回答,只得搪塞道:“呃……可以这么说……但也不是这样……”那位记者也毫不客气地回击道:“何智丽,你难道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吗?”
一、
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1964年出生的她,在上海巨鹿路第一小学读书期间,被当时的上海队教练柯元忻认定是一位打乒乓球的好苗子,于是尽心培养。而何智丽也没有辜负柯教练的栽培,经过近十年的刻苦训练,终于成长为上海女乒的当家花旦。
1982年,18岁的何智丽在当年的乒乓球全国锦标赛上接连战胜世界冠军童玲和名将曹燕华,以不败成绩夺得全国冠军后,她也被招进国家队,成了当时中国女乒的主将之一。
虽然何智丽在1986年曾代表中国队在第8届乒乓球亚锦赛上摘得女团、单打和双打三枚金牌,但她也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尤其是在面对韩国女乒时,成绩起伏较大。比如在第10届亚运会上,何智丽就先后负于韩国的梁英子和玄静和,导致中国队以1-3爆冷负于韩国无缘冠军。
在1987年新德里乒乓球世锦赛的女单比赛中,何智丽与队友管建华、戴丽丽一起闯进了四强。四强中唯一一位非中国选手,是韩国名将梁英子。
根据比赛前的抽签,半决赛分别是何智丽对阵管建华,戴丽丽对阵梁英子。考虑到戴丽丽的实力不如梁英子,以及何智丽不久前曾负于梁英子,中国教练组经过研究,决定让从没输给过梁英子的管建华在决赛中出战梁英子,以确保这枚金牌落入中国队的手中。
二、
按照教练组的安排,何智丽需要在半决赛中输给管建华。可最终的结果是何智丽并未听从安排,反而以3:0战胜了管建华。她这种不遵守战术纪律的行为,令中国教练组大为震惊。虽然最后何智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但她的这种“不听从上级安排”的行为,还是让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这场半决赛中,何智丽一上来便连下两城,第三局又遥遥领先。她的表现明显出乎了管建华的意料,毫无思想准备的她,简直被何智丽给打懵了,只好频频看看坐在档板外观赛的领导和教练。
当第三局的记分牌翻到14:6,何智丽领先8分时,观赛的一位领导急了,高声冲着何智丽喊了一句“下来!”但何智丽仿佛吃了秤砣铁了心,仍然毫不留情,以3:0的缘分将管建华斩于马下。
多年以后,何智丽在回忆起这场让球风波时是这样说的:她本人非常想摘取女单这块金牌,而且她认为管建华在实力上比自己稍逊一筹,让管建华去拚梁英子的胜算并不大,还不如自己亲自上场,这样更加能确保这块金牌不旁落到韩国人手上。
对于这件事,国乒的领导们却另有一种说法。蔡振华曾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世界级大赛上,每个运动员都应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何智丽在世锦赛上不愿意让球,完全可以跟领导说,但她没有这么做,结果是欺骗了队友,然后又反过来喊冤……”
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也曾在采访中回忆过这件事。据陈静透露,在新德里世锦赛的四分之一决赛中,陈静便应教练的要求,故意输给了何智丽。也就是说,何智丽接受了陈静的让球,却不肯让球给管建华——这也是让教练组最为愤怒的事。
三、
这件事的后果对何智丽来说十分严重,因为她失去了代表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资格。何智丽曾在回忆录中说,她在从新德里回国时就已经有了预感,因为当时中国乒乓球队途经香港回国时,曾在香港举行了一场表演赛。为了慰问中国乒乓球队员,香港有关人士赠送了一笔奖金。据何智丽所知,女队一位打团体赛的第4主力拿到了2000港元,另一位队友拿到了1000港元,而何智丽却分文未得。
据一位当时的国手回忆,何智丽落选汉城奥运会有主要原因并不是所谓的“让球风波”,而是从新德里世锦赛回国后,直到汉城奥运会选拔的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面对国家队的批评教育,何智丽一直不服,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训练上,导致多次输给欧洲选手和韩国选手。经过多方考虑,最终何智丽无缘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大名单。
1988年9月,何智丽决定退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随后嫁给了日本池田银行队教练小山英之。
何智丽是1985年随上海乒乓球队访问日本大阪时,与小山英之结识的。这次见面后,两人便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鱼雁频频的异地恋。
小山英之的父亲小山藤兵卫对中国非常友好,是大阪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曾经先后访华四十多次,对何智丽这个儿媳非常满意。
1989年秋,何智丽和小山英之在大阪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改名为小山智丽。
嫁到日本后,何智丽在日本重新复出,连续八次获得日本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创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尤其是在第十二届亚运会上战胜邓亚萍拿到冠军后,小山智丽的名气在日本达到了顶峰,甚至三次受到日本天皇的接见。日本媒体更是对何智丽的冠军吹捧不已,称是“小小个体户打败了国营大公司”。
打败邓亚萍夺得冠军后,大阪池田银行的老板清龙一也专门斥资1500万美元,为何智丽专门建造一座乒乓球训练馆,取名“器量馆”,并成立了大阪池田银行女子乒乓球俱乐部。从那时起,何智丽开始担任这个俱乐部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兼主力队员,并被授予“大阪池田银行终身职工”的待遇。这也代表着即使将来有一天不打球了,何智丽也不会为生活发愁,哪怕是天天在家,她也有不错的收入。
何智丽也没有让清龙一也失望,她执教的大阪池田银行俱乐部在日本国内联赛中一直稳居前三名。
四、
1998年,何智丽的婚姻遇到了危机。危机的原因,是小山英之有了外遇。大阪高等法院以丈夫有婚外情为由判他们离婚,小山英之向何智丽赔偿了650万日元的精神损失费。
据日本媒体报道,两人离婚的原因是结婚后何智丽由于一直要打乒乓球没要孩子,使得双方感情逐渐淡漠,并最终导致离异。
与小山英之离婚后,何智丽在大阪买了一套四房一厅新房,并将弟弟何智勇接到日本陪伴自己。如今的何智勇接也在日本成了家,娶了一位上海女子为妻。
离婚后的小山智丽,开始将重心从乒乓球转到享受生活上。据她的朋友透露,她做得一手地道的广东菜,还喜欢上了喝茶。
闲暇之余,何智丽还在大阪与上海之间牵线,吸引日本朋友投资,并成功说服一位朋友在上海办了一个高层次的中日乒乓球俱乐部。对此小山智丽的解释是:“希望能在中日经济、文化、友好方面多做些事情。”
跟小山英之分手之后,何智丽就下定决心再也不嫁日本人,要嫁也只嫁合适的中国人。她曾对朋友说过,她希望找一个忠诚顾家的男人,个子应该比她高一些,最好是上海人,经济条件尚可,年纪嘛,比她大几岁——最好不要超过十岁。
何智丽的妈妈多次委托朋友帮女儿做介绍,:“智丽一介头荡来荡去,总要有个家呀!侬帮帮何智丽呀,早点解决伊的难题。”遗憾的是,也许是小山智丽的名声太大,到目前为止,还有没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客观地说,当年何智丽不肯“让球”,是符合体育精神的。因为“让球”就是打假球,与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就算挂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大牌子,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因此国家体育局才会强调,赌球、假球行为是寄生在体育行业的毒瘤,严重违背体育道德,败坏行业风气,对体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对何智丽的看法也渐渐地从痛恨转为同情和理解,毕竟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有她的那种勇气的。
参考资料:
《新民周刊》:《何智丽:我想有个家》
《金陵晚报》:《1987世乒赛何智丽让球内幕 陈静:她才是受益者》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