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协同破解呼吸危重症困局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7月的一天清晨,在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内,医生查房后,为一名住院患者停用了去甲肾上腺素,这意味着经过一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名重症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在门诊,刚接诊的“刀割嗓”患者,耳尖放血后痛苦立减。

在日复一日与肺系疾病交锋的前线,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正依托深厚的中医底蕴,与现代诊疗技术深度融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肺部感染等领域,成功构建起一条独特的中西医协同救治生命线。

中医中药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收治了一名情况比较危重的患者,患者属于多发性恶性肿瘤,已经全身转移,合并重症感染。

接诊后,科室发现患者曾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并且患者还伴有营养不良、贫血、血压和心率不稳定等情况。

“首先要稳定患者血压,我们给他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患者的血压稳定了,但如何把这个升压药撤除是一个问题。”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陈丽娟介绍,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疾病情况、监测生命体征、逐步减量来实现去甲肾上腺素的停药,但这名患者情况危重,停药可能会让他再次出现血压骤降或病情反复。

评估了患者情况后,团队果断运用中医参附和参麦针“回阳救逆”之法。“老年人化痰效果不好,没有力气排痰,我们通过中药宣肺化痰,抑制痰液生成,同时促进痰液排出。”陈丽娟表示,中医的“扶正固本”为稳定患者病情、撤除升压药赢得了关键窗口期。一周后,患者成功脱离升压药支持,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

“我们科室收治的重症患者比较多,许多患者处于疾病终末期,已经出现多重耐药、无药可用,才转到我们科室。”陈丽娟说,在急性加重期,运用抗感染与化痰药物快速控制病情,同时启动中医宣肺止咳化痰治法,双管齐下迅速缓解气道阻塞。

进入疾病稳定期,治疗重心则转向中医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和中医外治法“扶正固本”,增强人体正气,提高自我修复和抗病能力。这种分期论治策略,不仅显著缩短急性期病程,更能通过调理肺脾肾功能,有效改善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核心问题,从源头减少急性发作,为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托举。

除了救治重症患者,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科室的中医外治法也展现独特优势。“高热、‘刀割嗓’的患者,我们辨证后,发现是湿热,可以通过耳针、耳尖放血的方式扶正解表,对很多患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陈丽娟介绍,再辅以刮痧、拔罐等发散表邪之法,加速退热进程,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今年一季度,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的门诊量为1.3万人次,年轻人占了较大比例。在陈丽娟看来,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如今年轻人也越来越信赖中医。6月10日,肺病科经过全面升级改造,焕新重启。全新装修的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监护病房等核心区域正式投入使用,科室环境、设备、技术全面优化,顺利通过感控检查,达到最新气管镜诊疗标准,标志着医院肺病科迈入现代化、标准化诊疗新阶段。

“我们将继续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系疾病的特色优势,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保持省内领先,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诊疗技术、药物疗效方面力争取得较高层次创新,帮助慢性肺系疾病患者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获益。”陈丽娟说。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莉

责编:黄璐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养生   困局   中西医   呼吸   患者   肺病   云南省   中医   科室   疾病   重症   病情   昆明   中医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